栾城应诏集第三卷(苏辙·进论五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栾城应诏集第三卷(苏辙·进论五首) 唐论苏辙 天下之变,常伏于其所偏重而不举之处,故内重则为内快,外重则为外患。 古者聚兵京师,外无强臣,天下之事,皆制于内。 当此之时,谓之内重。 内重之弊,奸臣内擅而外无所忌,匹夫横行于四海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18.html

栾城集第四十二卷(苏辙·户部侍郎论时事六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栾城集第四十二卷(苏辙·户部侍郎论时事六首) 论开孙村河札子苏辙 臣为户部右曹,兼领金、仓二部,任居天下财赋之半,适当中外匮竭不继之时,日夜忧惶,常虑败事。 窃见左藏见缗一月出纳之数,大抵皆五十余万,略无赢余,其他金帛诸物,虽小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570.html

栾城三集第十卷(苏辙·记四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栾城三集第十卷(苏辙·记四首) 遗老斋记 庚辰之冬,予蒙恩归自南荒,客于颍川,思归而不能。 诸子忧之曰:“父母老矣,而居室未完,吾侪之责也。” 则相与卜筑,五年而有成。 其南修竹古柏,萧然如野人之家。 乃辟其四楹,加明窗曲槛,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14.html

栾城三集第六卷(苏辙·策问十六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栾城三集第六卷(苏辙·策问十六首) 策问 问:大钱直十,行于世仅十年矣。 物重而钱轻,私铸如云,百物踊贵,民病之久矣。 朝廷知之,凡官府之积,以数千万计,而民间之畜,不可胜数。 以民之不易也,弃而不惜,十损其七。 圣人仁民之意,...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10.html

栾城集第三十六卷(苏辙·右司谏论时事十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栾城集第三十六卷(苏辙·右司谏论时事十首) 论台谏封事留中不行状〈元祐元年二月十四日〉苏辙 右臣伏见皇帝陛下以至孝纯仁承统践祚,太皇太后陛下以睿智亲揽庶政,二圣协德以幸天下,曾未期岁,而敝事稍去,宽政复行。 元元之民,免于流离之患...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564.html

栾城集第四十五卷(苏辙·御史中丞论时事八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栾城集第四十五卷(苏辙·御史中丞论时事八首) 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苏辙 臣近奏乞修完弊政,以塞异同之议。 其一谓诸州衙前。 臣请先论今昔差、雇衙前利害之实。 盖定差乡户,人有家业,欺诈逃亡之弊比之雇募浮浪,其势必少。 此则差衙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572.html

苏辙的眉山三苏祠_文学家_【文学360】

...眉山三苏祠是北宋时期(960的1127)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位于四川省眉山城西南隅纱彀行内。元代改宅为祠,祭祀三苏。明代洪武年间扩建,明末毁于兵火,仅存五碑一钟,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按明代规模重建,尔后历代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522.html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这是苏轼、苏辙兄弟分别七年后在彭城(今徐州)相聚的时候,两人同时抒发感情所写。在此次相聚的前一年中秋,苏轼写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在这次的相聚中,苏辙的词先作,他按兄弟分别的时间、今天的相聚、明天即将分别、个人的感慨这四个...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6501.html

迁灭的解释_迁灭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灭亡 ruin;die out 继五国迁灭。——宋· 苏洵六国论...

http://hanwen360.com/c/242027.html

日削月割的解释_日削月割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宋·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http://hanwen360.com/cy/79202.html

共找到466,3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