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撮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四卷。清·王梦祖撰于1799年。王氏以仲景学说为主,在伤寒论多种本的基础上参阅内经难经及有关方书等近百种典籍,将其中有关于伤寒者撮其大要编成此书。本书除论述伤寒传经、诊法、六经证治等内容外,主要介绍伤寒多种病证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78.htm

伤寒撮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四卷。清·王梦祖撰于1799年。王氏以仲景学说为主,在伤寒论多种本的基础上参阅内经难经及有关方书等近百种典籍,将其中有关于伤寒者撮其大要编成此书。本书除论述伤寒传经、诊法、六经证治等内容外,主要介绍伤寒多种病证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71.htm

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唐代杨玄操、宋代丁德用、虞庶、杨康候诸家之,于每难下胪列诸家之说,历附说明主要是校正和音释。该书在保存明代以前的资料上,是有贡献的。(三)伤寒论的研究:明代从事伤寒论研究的医家较多,有著作传世的也在20家以上。开始强调伤寒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48.htm

领悟扶阳学术思想要先学好伤寒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肉桂、桂枝)等辛热回阳、温阳、通阳药物,特别是擅长大剂量而灵活应用附子,并将其功效发挥到极致而屡起沉疴大症。 张仲景伤寒论的精髓除了保胃气,存津液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处处以顾护阳气为要,六经方证不少是虚寒证,不少应用附子、桂枝、干姜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417.html

浅谈三焦辨证_中医辩证三焦辩证_【中医宝典】

...自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以上、中、下三焦论述温病的证治以来,三焦辨证就成为温病辨证的方法之一。这是依据内经关于三焦所属部位的概念,在伤寒论及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温病传变规律的特点而总结出来的,着重阐述了三焦所属...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00.html

卷一_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论论伤寒,金匮要略论杂病,乃仲景全书。伤寒论得成无己创,续者五十余家,故得昌明宇内∶金匮要略人罕言之,虽有赵良、徐彬等注释,但其文义古奥,系千载残编错简,颇多疑义,阙文亦复不少,承讹袭谬,随文蔓衍,宜后人视为迂远,...

http://zhongyibaodian.com/dingzhengzhongjingquanshujinkuiyaolvezhu/666-4-0.html

金匮要略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十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本书的体例和编法特点,与伤寒论略同。作者选集前人金匮要略本中的精采注文,结合个人见解予以阐发,以求辨明要旨,书中删去林忆整理本(共25篇)的最后三篇,并于第22篇(妇人杂病脉症)...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94.htm

金匮要略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十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本书的体例和编法特点,与伤寒论略同。作者选集前人金匮要略本中的精采注文,结合个人见解予以阐发,以求辨明要旨,书中删去林忆整理本(共25篇)的最后三篇,并于第22篇(妇人杂病脉症)...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02.htm

卷七 广扬名章第十四_孝经注疏

...[疏]正义曰:首章略言扬名之义而未审,而於此广之。故以名章,次广至德之后。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以孝事君则忠,事兄悌,故顺可移於长;以敬事长则顺。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君子所居则化,故可移於官也。是以行成於内,而名立於...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889.html

清代前中期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论述义,山田正珍伤寒论集正等等,这反映了伤寒论在日本的流传,以及日本医生对伤寒论的推祟、理解和应用。1、主张错简重订的医家(1)喻昌与三纲鼎立说:喻昌研究伤寒论尊张仲景为至高,对自王叔和以降历代家多有非议。而独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3.html

共找到486,4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