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史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定中的张景岳传,戴良的丹溪翁传等,他们由于生活于同时代或相近时代,常能得到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四是笔记小说中常有医史研究的记载。五是医家著作,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介绍了270多名医家;李的医学入门叙述了医学源流,介绍了...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51.htm

中医脾解剖实体的古代文献研究_【中医宝典】

...关键词:脾(中医) 解剖 文献研究 中医“藏象”学说内容包括脏腑的生理、病理现象及形象,古代的解剖学是藏象理论形成的基础之一。关于五脏的形态结构,古代医籍均有描述,尽管所述形态、位置等今之解剖学略有出入,尚欠精确,但就大多脏器而言中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48.html

三画_中医内科方剂索引

...炙甘草 鸡子黄 生鳖甲 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川椒 干姜 人参 饴糖 大承气汤(伤寒论) 大黄 芒硝 枳实 厚朴 大青龙汤(伤寒论) 麻黄 桂枝 炙甘草 杏仁 石膏 生姜 大枣 大活络丹(兰台规范) 白花蛇 乌梢蛇 威灵仙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568.html

曹颖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1866-1938年)近代医家。名家达,字尹孚,号鹏南。江苏江阴人。幼举孝廉,治学严谨,诗文书画俱佳,曾就学于南菁书院,有“诗文大家”之誉。治学之余攻读医学,于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颇有研究。1927年悬壶于上海,任上海同仁辅堂诊...

http://qihuangzhishu.com/167/63.htm

张仲景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辩证之先河。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共载方剂269首,用药214种,对药物的加工使用,方剂的配伍变化都有很细致的要求。张仲景对外感热病杂病的认识和临证治疗的指导思想方法,被后世概括为辨证论治体系,其在药剂学方面的成就,对后世...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08.htm

刘渡舟谈伤寒论经络_【中医宝典】

...关于伤寒论,这也是一个特点。 继承好的东西,既有继承又有发扬,使学术总能有强烈的生命力前进。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86.html

吴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官。字六吉,安徽歙县人。尝官至太医院院判。乾隆帝(1736-1793年)尝敕令编修医书。太医院原意欲编修一博一约的医书,最后为能达到早日编成,遂由吴谦另一太医院院判刘裕铎为总修官,收集天下秘籍及传世良方。吴谦则更精研伤寒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150.htm

谈中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和学术的继承发展_【中医宝典】

...开拓了新领域,发现了新规律,发明了新方法,提出了新理论,创建了新学科等对原有知识的突破现象。中医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发展也同样需要继承和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尤其不能忽视文献研究的作用。 中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 浩翰的中医文献蕴藏着丰富的中医理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82.html

概述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之于肝,但脾湿不运能生痰动风致痫(属阳虚子痫),肾阴虚水不涵木致肝阳上亢亦能致痫(属阴虚子痫),七情不节、气滞痰郁亦可致痫,故脾、肾实为子痫之本。亦有认为足太阳膀胱经受寒有关。如诸病源候论说:“体虚受风,而伤太阳之经,停滞经络,后复遇...

http://qihuangzhishu.com/128/310.htm

三因方金匮要略_【中医宝典】

...摘要:三因方是对金匮要略三因之说的进一步发扬。本文从“举三因纲领病证”、“有原文可供对照”、“补缺漏是资参考”三个方面对三因方一书金匮的渊源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金匮虽有三因之说,却无三因之实,陈无择将七情概括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64.html

共找到582,8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