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临证医学的成就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基础上对直肠癌症状描述和诊断要点作出了相当确切的记载,并以其最终发展成为大便不能排出而命名为锁肛痔,或以其形态称之为翻花痔等。他指出:痔有三不,为翻花痔、锁肛痔、脏痈痔也。这些认识在当时确系正确的结论。 (四)外科医疗技术与手术...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5.html

策群力办院,汇西学说更新_【中医宝典】

...卒于1951年,享年66岁。绍兴人,民国时期的医家。祝氏世代业,弱冠进蜀,问业于蜀中名医刘雨笙,继进军医学校学医,并随石田博士东渡日本,业成回国,名大振。主张吸取西医之长,以改进,是中西医结合的先驱人物。沪上名医陈苏生(绍兴市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07.html

明代医学家传记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读者当活法,勿拘执。这是一个重要思想。 王氏评论以往医家,每有创见。其论外感法仲景,内伤宗东垣,杂病主丹溪等,为学医者之标的,至今医界多所遵循。 子伯乘永乐鸣于两京,无嗣,传其秘于婿沈仲实。仲实孙承先,亦善,安道有徒许谌,字元...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6.html

中医人才培养现状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名家辈出,流派众多,百年一名家,千年一大家。底层是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层是医疗活动与市埸,顶层是应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技术能力。时下成二极淡化,中间混杂之态势。 传统经济时代将在发展离我们远去,满足想法和愿望的是新心经济时代将要来临,科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86.html

卫生保健和养生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问题作了多方面的科学论述,常须少食肉多食饭每学淡食;又如常食如饱饥、饥中饱耳食当熟嚼久饮酒者,腐烂肠胃,并强调食后漱口,摩腹与散步等卫生方法。 唐代长安是我国古代一座建筑很壮丽的大都市,其卫生设施也很先进,例如在地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09.html

古今医案谈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由此可见,明代的医案已在占有了一定的地位,且已把它作为一门学问来加以研究了。 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医案的要求也更高了。清初,当时的名医喻嘉言在他写的《寓意草》一书,对医案的写法就提得更加具体、完整,并把它叫做议病式。他的议病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10.html

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药进呈,由宫臣莅尝,如同尚药局之职。此外,太子内官还有掌三人,从八品,主医药,治疗太子宫人之疾患。 皇子的王宫,置有(《隋书》卷27志22,百官,P755)管理医事。 3、太医署为国家的医疗机关,也是教育机构。隋代属...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2.html

少数民族医学史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除从事讲经外,他也深谙印度古代医学,在西藏亲自传授印度的医学八支,对于藏医学的发展起十分明显的影响,他曾编译《头伤固定外科手术治疗》等著作,也是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一个特点。 这段期间里,西藏的医学有几个特点,值得特别提出。 首先,是较...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91.html

医事制度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太医监,多由有权势的医生充任,汉昭帝时权臣上官桀,其妻父所幸充国为太医监。(《汉书·孝昭上官皇后》)。汉代的侍医,沿袭秦制,主要为帝王皇室和诸侯王诊治疾病,相当于后世的侍御医。《汉书·王嘉传》中的侍医伍宏,在董贤传待诏,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1.html

首批湖南省农村名评定_【中医宝典】

...本报讯  (记者彭中华)湖南省卫生厅、省人事厅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出了首批79名湖南省农村名,并规定他们在今后申报晋升副主任医师职务任职资格时可以免考医学基础知识。此项工作将作为制度确定下来,每3年评选一次。 此次评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009.html

共找到512,6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