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赴难”和“逃难” ——寄《涛声》编辑的一封信编辑先生: 我常常看《涛声》,也常常叫“快哉!”但这回见了周木斋先生那篇《骂人与自骂》〔2〕,其中说北平的大学生“即使不能赴难,最低最低的限度也应不逃难”,而致慨于五四运动时代式锋芒之销尽,...
...近视眼⑤。 十二月 【注解】 ①钱玄同平日曾经戏说“四十岁以上的人都应该枪毙”,又据说他在北京大学曾说过“头可断,辩证法不可开课。” ②主张“顺译”的赵景深曾经误译milkyway为“牛奶路”,参看鲁迅《二心集·风马牛》。 ③章衣萍《枕上随笔...
...“立此存照”(三) 晓角 饱暖了的白人要搔痒的娱乐,但菲洲食人蛮俗和野兽影片已经看厌,我们黄脸低鼻的中国人就被搬上银幕来了。于是有所谓“辱华影片”事件,我们的爱国者,往往勃发了义愤。 五六年前罢,因为《月宫盗宝》这片子,和范朋克〔2〕大闹...
...序言 文三十七篇,末附《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译文一篇。一九三二年十月由上海合众书店初版。出版不久即被国民党政府禁止。后由合众书店送交国民党图书审查机关审查,将删余的十六篇,改题为《拾零集》,于一九三四年十月出版。本版与初版相同。 这里是...
...金罐》、《跳蚤师傅》等。他的短篇小说集《谢拉皮翁兄弟》宣扬“为艺术而艺术”,对颓废派文学影响颇大。 〔14〕伊凡诺夫(K.KcJNFTJ,1895—1963) 苏联作家。当过工人,一九一五年发表小说,得到高尔基的赞赏,即专心从事文学。代表作...
...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 鲁迅先生: 在《新闻报》〔2〕的《学海》栏内,读到你底一篇《文学和政治的歧途》的讲演,解释文学者和政治者之背离不合,其原因在政治者以得到目前的安宁为满足,这满足,在感觉锐敏的文学者看去,一样是胡涂不彻底,表示失望...
...立普短篇集》里译出的。” 腓立普,出身于贫苦家庭,作品表现了对无产阶级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讽刺,著有《母亲和孩子》、《贝德利老爹》等小说。 〔2〕堀口大学 日本诗人和法国文学研究者,日本学士院文艺部会员。早年加入“新诗社”,后任大学教授。...
...第一卷第三期。后收入《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之二《在沙漠上及其他》时,删去了首二段及末段。 〔2〕“非人道主义”的高唱起来 指当时苏联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批判。如卢那察尔斯基在一九二四年所作的讲演《托尔斯泰与马克斯》中说的,以托尔斯泰为“很...
...谈“激烈” 带了书籍杂志过“香江”,有被视为“危险文字”而尝“铁窗斧钺风味”之险,我在《略谈香港》里已经说过了。但因为不知道怎样的是“危险文字”,所以时常耿耿于心。为什么呢?倒也并非如上海保安会所言,怕“中国元气太损”〔2〕,乃是自私自利...
...加以分析的任务的。 如果这就等于“军阀”的内战,那么,左翼理论家就必须更加继续这内战,而将营垒分清,拔去了从背后射来的毒箭! 六月四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七月一日《文学》第一卷第一号。 〔2〕戴望舒(1905—1950)...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