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医药交流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高丽使者任懿、白可信回国时,徽宗赠送《太平圣惠方》1000卷和《神医普救方》1100卷;同年,王嘏、吴延宠还,自宋帝赐王《太平御览)壹千卷。 两国之间人来往更加频繁。据史书记载宋朝曾8次共116人赴朝...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8.html

清代医家传记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绘画、诗词、音韵训诂之学。世代知,故傅山明亡亦以问世,设卫生馆于太原三桥街,沉病痼疾,应手而愈,术治者众。所著医书遗稿,后人整理编为《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氏幼科》等。 三、张志聪 张志聪(约1630~1674),字隐庵,...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9.html

临床各科成就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并非内科专著,但也反映了当时对内科杂病的认识水平。其论述多以观察各种疾病的特点入手,例如痫证,就是以疾病发作时与马、羊等动物某些形态相似,而命名马痫羊痫等,这种命名法在后世医家的著作多有启示,《黄帝内经》对内科杂病的认识...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39.html

废除是阴谋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拯救‘中医中药’的美名,以‘中医药国际化、科学化’的幌子,达到彻底操纵、把控中国的中医药及其市场的阴谋。张绪通说,现在中国一些提出‘废除’的中国人,就是被这些势力欺骗或者收买,心甘情愿出卖其他国家一直想得到的、中国最宝贵的民族医药文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43.html

中医人才培养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才能造福13亿人,特别是9亿农民的健康。特建议如下: 一、必须加强对中医药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用中药的良好环境。要加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培养更多的中医药人才,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85.html

蔺道人当属子虚乌有先生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摘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一书所附的无名氏序言,首次提到了蔺道者这个人物。当代史界写成蔺道人,并对无名氏序言中所说的蔺道人是该书的作者,是唐会昌间人,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本文从医序的写作体例和此书内容两方面,认为蔺道人极可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44.html

抑郁症患者大多投错_【中医宝典】

...医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例如三成左右的抑郁症患者会去内科求诊,而更为隐秘的隐匿性抑郁症患者则是百分之百投错。医学资料显示,抑郁症患者只有5%到精神科看病,绝大多数都被内科收治。业内人士介绍,造成心理疾病的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一方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0434.html

独善其身则为良医_【中医宝典】

...基本的生命情调与生存方式。晚明时期,在此种生命情调与生存方式支配和现实政治生活环境恶劣催迫下,归隐成为政治生活相当普遍的现象。此一现象是对建功立业和个人价值之自我体现、社会责任和个人自我关怀的重新认识,在天下无道和个体的前提下作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59.html

伏脉(阴)_《诊家正眼》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正如久旱将雨,必先六合阴晦,一回雨后,庶物咸苏也。又有阴症伤寒,先有伏阴在内,而外复感寒邪,阴气壮盛,阳气衰微,四肢厥逆,六脉沉伏,须投姜附及灸关元,阳乃复回,脉乃复出也。若太溪、冲阳皆无脉者,则必死无疑。刘玄宾云∶伏脉不可发汗,为其非表...

http://qihuangzhishu.com/801/77.htm

为郎中正名_【中医宝典】

...坐堂医师这一职业合法存在,具有深远的意义。 坐堂中医师已经客观地普遍存在,并确实为群众看病难发挥着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全国性法规仍不允许其存在。郑定平说,在这个问题上,与其成为管理上的盲区,不如尽快立法。一方面,让坐堂中医师名正言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571.html

共找到504,3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