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检查方法_《放射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一)普通检查是应用身体的自然对比进行透视或照相。此法简单易行,应用最广,是X线诊断的基本方法。1.透视(Fluoroscopy) 使X线透过人体被检查部位并在荧光屏上形成影像,称为透视。透视一般在暗室内进行,检查前必须做好暗适应,带深色...

http://qihuangzhishu.com/1005/5.htm

X线检查技术_《医学影像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X线图像是由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组成。这些不同灰度的影像反映了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及病理状态。这就是赖以进行X线检查的自然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地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便产生人工对比。因此,自然对比...

http://qihuangzhishu.com/1011/5.htm

X线3个月做一次也无妨_【中医宝典】

...今天起,卫生部新制定的《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将正式施行。昨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主任唐先健、解放军304医院放射科主任张毅军两位专家向记者介绍了放射诊疗的常用范围,并指出一般人们每3-4月做一次X线检查在生理允许范围之内。 “在临床影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6475.html

乳癌筛查:MRI较X线照相术更敏感_【中医宝典】

...最终有3例活检得出癌症诊断。二位妇女发生乳腺导管原位癌,另一位发生浸润性乳腺癌。但这三位妇女在MRI检查期间的乳房X线照相术检查均报告正常。研究中的其他妇女在MRI检查后的12个月内没有发生乳腺癌。 荷兰鹿特丹伊拉兹马斯医学中心的詹?克利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2881.html

X线防护_《放射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怖,而在战术上应重视它,对于放射线接触者应采取防护措施。从X线管阳极靶发出的X线称为原发X线,原发X线遇到物体,如空气、检查床及患者身体后,会产生另一种向各方向散射的射线,称为散射X线,亦称散射线。散射线能量低,穿透性较原发X线弱,但接触...

http://zhongyibaodian.com/fangshezhenduanxue/1005-3-4.html

电脑分析牙科X线照片可助骨质疏松症筛查_【中医宝典】

...英国曼彻斯特University Dental Hospital的Devlin等近日发现,与双能X线吸收仪(DEXA)相比,用电脑软件分析后的牙科X线照片,更有助于帮助筛查需要接受进一步骨骼检查的患者,并且检查证实,其中大部分人确实患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2991.html

呼吸系统X线诊断_《放射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肺部含有空气,具有良好的自然对比,大多数胸内病变,产生透光度增加或减低区,可直接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甚至性质,有利于X线检查。诊断效果较好,方法简单,因而应用最广。胸部X线检查为临床诊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除用以诊断疾病外,还用于随访...

http://zhongyibaodian.com/fangshezhenduanxue/1005-5-0.html

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MRI与超声成像优于X线摄影_【中医宝典】

...德国哥廷根Georg-August大学Scheel等报告,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关节骨侵蚀和滑膜炎,超声检查与磁共振成像(MRI)优于传统的X线摄影。[Ann Rheum Dis 2006, 65(5): 595] 识别RA进展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2929.html

X线检查方法_《医学影像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一、普通检查骨关节的X线检查主要用摄片,不用透视。只在火器伤寻找异物与定位时和在外伤性骨折与脱位进行复位时采用。摄影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任何部位,包括四肢长骨、关节和脊柱都要用正、侧两个摄影位置。某些部位还要用斜位、切线位和轴位等;②应当...

http://qihuangzhishu.com/1011/36.htm

气管、支气管断裂伤的X线检查与诊断_《急诊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90%上下。因此及时诊断抢救是至关重要的。第一节 气管创伤的X线检查在胸部创伤中,气管、支气管断裂伤是比较罕见的,Bertelsen在1178例由创伤致死解剖中,发现33例具有气管或支气管损伤,仅占0.3%。但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

http://zhongyibaodian.com/jizhenyixue/1004-20-6.html

共找到75,7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