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索新途径提高靶向性——脂质体与配体偶联方法一览_【中医宝典】

...膀胱癌单克隆抗体BDI-1或小鼠免疫球蛋白G(IgG)与脂质体表面偶联,制成免疫脂质体。体外靶细胞杀伤活性检测和小鼠组织分布试验表明,该免疫脂质体可选择性杀伤人膀胱癌细胞EJ,减少脂质体在肝、脾中的分布,延长血中滞留时间。 ▲配体与脂质体以腙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071.html

单次跨膜受体及其信号转导_《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受体一类结构上单次跨膜的糖蛋白。与七次跨膜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相对应,将其称为单次跨膜受体,即它们的跨膜区仅单向一次性的,而不像七次跨膜受体那样有反复的跨膜区段。单次跨膜受体依照其结构特点可进一步分成多个...

http://qihuangzhishu.com/958/497.htm

华师大发现骨骼发育及骨质疏松的重要调控分子_【中医宝典】

...据新华社讯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医学研究所教授刘明耀和罗剑等人最新的一项研究证明,一个新的荷尔蒙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48(Gpr48)基因在胚胎骨骼发育、青春期骨质建成和骨质疏松症中具有重要作用。 最新一期国际发育生物学权威杂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228.html

我学者构建新受体拮抗剂筛选模型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原核细胞表达的基因重组细胞因子可溶性受体靶位,目前已成功构建了4种新模型,对微生物等天然产物、合成化合物和中药进行了大量筛选,获得了依博素(139A)等7种具有拮抗活性的新型化合物。特别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97.html

北京紫竹药业倾力开发蛋白健康功能_【中医宝典】

...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对蝎子非常重视,全蝎入药的传统做法,较好地解决了蝎的活性与安全性利用难题。 神竹蝎蛋白口服液从动物活体内提取,经科学工艺保鲜,在常温下保存了80%左右的活性蛋白,均衡、适当地提供8种必需氨基酸,易于人体吸收;低胆固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2485.html

趋化因子受体_《细胞和分子免疫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β和I-309相应受体尚未鉴定出。(2)趋化因子受体的结构:所有趋化因子受体都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STR,N端在胞膜外,C端位于胞浆内。7个穿膜区(transmembranedomain,TMD)α螺旋,在TMDⅡ、Ⅳ、Ⅴ、Ⅵ和Ⅶ由α螺旋...

http://qihuangzhishu.com/957/110.htm

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思路与方法_【中医宝典】

...将生物技术应用于中药新药的研究 应用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对于开发新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药化学成分代谢关键酶的基因调控、发酵培养条件的调控,可以大大增加有效成分的含量,在研制开发中药新药的过程中,对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构效关系的研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981.html

以GK靶点开发抗糖尿病新药受关注_【中医宝典】

...的研究,其中以直接作用于GK变构位点的小分子激活剂的研究较为活跃。 ■新药开发层出不穷 在研究GK与糖尿病的关系中,人们发现了许多化合物,如生物素、有机钒、硒酸盐等,可通过改善GK的活性来治疗糖尿病。英国研究人员给STZ-DM大鼠饲以有机钒...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408.html

肽类药物研究:无限风光在险峰_【中医宝典】

...融合抑制剂T-20及其血浆代谢产物的研究,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代谢研究提供了参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内源性多肽、蛋白结构与功能将不断得到阐明,会有更多的活性肽直接或经结构改造被赋予了更优良的药学特性而开发新药。与此同时,多学科(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507.html

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暨北京同仁堂研究院科研大楼落成_【中医宝典】

...科学技术手段研发疗效突出、剂型合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复方新药中药产业的现代化提供新药产品支持;开展现代新型给药技术的工程化研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中药新剂型;开展新制药工艺技术的研究,中药新药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完整的工艺技术方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218.html

共找到366,7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