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能够预报吗?(五)_神经内科中风_【中医宝典】

...脑血管预报的前景如何? 脑血管病预报预测医学的新课题,预测医学却又是现代医学的尖端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定和富裕,人们期望能延年益寿。脑血管病是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减少其患病率,是医学界所关注的问题。“防患于未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7419.html

燥病的预报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燥气通于肺”,燥分温燥及凉燥,温燥偏阳,凉燥偏阴,燥性为干,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燥胜则干”,故燥邪所致疾病预报应以“燥—干—肺”的特点掌握其先兆症的规律。燥邪致病的特点为干涩伤津。如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说:“诸涩枯涸...

http://qihuangzhishu.com/128/42.htm

味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两个方面的预报意义分析如下:一、味溢的预报意义“味溢”为口中有特别的味道,对五脏疾病有一定的预报意义。正常人口中不应有五味存在,只有当脏腑异常时才会表现出来。如胆病口苦,肾病口咸,脾病口甜,此为脏腑精气的外泄,可因脏气的偏盛而上溢,也能因脏...

http://qihuangzhishu.com/128/161.htm

《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第二节 寒病的预报 第三节 火病的预报 第四节 湿病的预报 第五节 燥病的预报 第十章 体质先兆 第一节 《周易》气质理论 第二节 《内经》气质理论 第三节 体质的疾病预测意义 第四节 运气体质先兆 第十一章 遗传与潜病 第一节 遗传潜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index.html

湿病的预报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湿气通于脾”,湿为阴邪,湿性粘滞、重浊,故湿邪所致疾病预报,应以“湿—粘—脾”的特点掌握其先兆症的规律。湿为阴邪,粘着沉重,故湿邪有重着、粘腻、趋下的特性,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以及起伏缠绵病程的特点。如《...

http://qihuangzhishu.com/128/41.htm

络诊先兆意义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古时络脉诊查部位比较广泛,凡浅表络脉显露者皆属之,遍身络诊包括鱼际络诊、指络诊、舌下络诊、指甲络诊及耳廓络诊等,通过浅表络脉的络色及络形的变化可以预测疾病的状况。络诊在《内经》中早有应用,通过络色的变化预测寒热虚实。如《素问·经络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28/95.htm

络纹先兆——络纹相学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异常可以对疾病作出早期诊断。第二节 络诊先兆意义中医古时络脉诊查部位比较广泛,凡浅表络脉显露者皆属之,遍身络诊包括鱼际络诊、指络诊、舌下络诊、指甲络诊及耳廓络诊等,通过浅表络脉的络色及络形的变化可以预测疾病的状况。络诊在《内经》中早有应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6-6.html

病理全息与先兆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尤以舌、耳、目为突出。目是人体的窗口,通过目全息可以在脏器及组织相应部位预测癌肿,尤以人体五脏最能集中反映于目。如眼球结膜血管色泽青紫、或静脉迂曲、露张可为脏器有癌的征兆,眼球结膜上部血管走向异常,或色泽青紫、露张,则可能为消化道癌的预报...

http://qihuangzhishu.com/128/36.htm

《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 第二节 寒病的预报 第三节 火病的预报 第四节 湿病的预报 第五节 燥病的预报 第十章 体质先兆 第一节 《周易》气质理论 第二节 《内经》气质理论 第三节 体质的疾病预测意义 第四节 运气体质先兆 第十一章 遗传与潜病 第一节 遗传潜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28/index.htm

知晓疾病预报意义_【中医宝典】

...疾病预报意义 口甜的预报意义 口甜又称脾瘅,如《素问·奇病论》曰:"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病源于脾胃,为脾胃湿热,热蒸上溢的外兆。少数为脾虚,虚火迫脾津上溢而为口干者,则又多见于老年阴虚者。 口酸的预报意义 口酸为肝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13.html

共找到246,2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