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日本古代按摩名著述要_【中医宝典】

...是书还记载了小儿按摩手法的常规操作顺序,从足部开始操作,到头部结束收功,很有特色。书中所介绍的小儿按摩方法似乎并未有受到中国小儿推拿的影响。 《按摩手引》6副标题为《按腹针术》。全一卷。著者为京都伏见的藤林良伯。成书年代为宽政十一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52.html

推拿的注意事项_推拿基础_【中医宝典】

...若局部皮肤破损、溃疡、骨折、结核、肿瘤、出血等,禁止在此处作推拿保健。 (1)身心放松。按摩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不要紧张,要求做到身心都放松。 (2)取穴准确。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543.html

中医推拿的治疗原则_推拿基础_【中医宝典】

...稍有缓解,再在局部操作;内妇科疾患,需重视循经取穴和随症取穴,并且又可根据内脏传入神经与体躯传入神经的相互关联,在体表部位选取手法刺激点;小儿推拿取穴,不外乎按照伤外科疾病和内科疾病的不同范围而选部位的深浅以及不同的疾病而决定。一般情况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546.html

中医推拿的源头_推拿文化_【中医宝典】

...。推拿专业更受官方抵制,只能在民间流行。虽然如此,推拿简便有效,在民间继续有一定的发展,形成许多流派。如在一指禅推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滚法推拿;在练功和武术的基础上,发展了平推法推拿或称为内功推拿。 1949年以后,中医推拿疗法再度受重视。...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602.html

推拿和气功养生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的一支比较有影响的推拿队伍。一指禅推拿强调手法以柔和为贵,柔中寓刚,刚柔相济,操作时动作连贯细腻,雅而不俗,法之所施,使患者不分所苦。操作中,遵循“推穴道,走经络”,以通调脏腑气血,扶正祛邪。为此,一指禅推拿十分注意功法锻炼,不仅要求学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73.htm

中国古代民间推拿按摩疗法发展史_推拿文化_【中医宝典】

...和翎扫法,《寿世保元》的铁物压法,《景岳全书》的刮痧法等。 清代 太医院虽未设推拿科,但推拿学在小儿、骨伤、内科、五官推拿及膏(药)摩的应用以及流派形成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如一指禅、内功、正骨、腹诊、脏腑经络、捏筋拍打等民间推拿流派,加上明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601.html

推拿指压麻醉疗法_【中医宝典】

...轻柔。 二、手术期:主要应用按、揉、点等手法。根据手术进程不同的要求和病人的耐受情况掌握推拿用力的轻重,以镇痛穴位的感应达到最高峰为度。 三、辅助用药:术前可予适量杜冷丁、非那根等药物;术中可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适当应用盐酸普鲁卡因等药作局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159.html

气功与推拿有何关系?_【中医宝典】

...医生视病情施用手法治疗的一门中医学科。 推拿不仅在起源和发展上与气功密切相关,而且许多推拿流派在传统上还强调,学习推拿的人必须进行气功锻炼,如练习易筋经、少林内功等功法,以增强体质,在保证自身健康的基础上,施用手法为他人治疗疾病。在众多的推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219.html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_小儿推拿_【中医宝典】

...、次数(时间)、主治及临床应用。其中“次数”仅代表6个月~1周岁患儿临床治疗时参考,临诊时尚要根据患儿年龄大小、身体强弱、疾病轻重等情况而有所增减。 上肢部穴位治疗时,一般不分男女,仅操作一只手即可,临床习惯于推拿左手(亦可推拿右手)。小儿...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618.html

推拿治疗痛经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有透热感。 四、注意事项 1.饭后1小时内接受推拿手法操作,会引起胃脘部不适。 2.推拿操作前宜排一次小便,若留有小便甚至膀胱充盈则推拿操作时会感到不适。 五、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1.可出现皮肤刺激性疼痛,尤其是首次推拿后容易发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754.html

共找到24,4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