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寒也”。(W031简) “燔牡蛎、丹砂等品种,而且还有来自异国产于印度(“天竺国”)的药品苏合香。这也说明当时中外医药交流还是很频繁的。 在利用药物配方的溶液进行尸体的长期防腐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其中包括在马王堆一号汉墓及三号西汉墓中出土...
...生理学名词。古代对妊娠二月胚胎之称谓。出马王堆汉墓出土古医书。《胎产书》:“二月始膏,毋食辛燥,居处必静……”徐之才《逐月养胎方》亦曰:“妊娠二月名始膏。”...
...之间的空白,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文献资料。 二、马王堆出土医书 1972年初至1974年初,考古工作者相继对长沙市东郊的一、二、三号汉墓进行了发掘。经考证,其中一号汉墓的墓主是西汉长沙国国相侯利苍的妻子,名叫辛追;二号墓的墓主即利苍本人;三号墓...
...,在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竹简中,有《脉书》和《引书》两部医书。其中《脉书》的内容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候》三种帛书相似,并补足了帛书的缺字。《脉书》中有关疾病的记载是按从头到足的顺序排列的,其中不少的...
...医疗技术名。痔治疗法之一。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五十二病方》:“痔者……而燔其艾、蕈,……即令痔者踞(有^皿)。”该书多处论及痔之重灸治疗及熨疗,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外台秘要》卷二十六引《崔氏灸痔法》二则,均因其方法繁而效难确立,后世多已...
...军事、数学和遣册等类文献外,还有两种医书,题名为《脉书》和《引书》。据张家山汉简整理小组对墓葬形制、出土器物以及M247随葬竹简的历谱推算,其墓葬年代为西汉吕后至文帝初年(约公元前2世纪中期),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墓葬年代汉文帝十二年(...
...名称及简要症状,涉及内、外、五官、妇、儿科病症,其中内科病约占2/5,不同于马王堆医书《五十二病方》侧重于外科病;第二部分内容与马王堆医书《阴阳十一脉灸经》甲、乙两本完全相符,且所保存的文字较甲本多332字、较乙本多122字,使《阴阳十一脉...
...之际,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大量医学文献,人们以十二分的热情寄希望于马王堆文献中能够提供一些线索…… 时间指向公元1972年,这一天天阴沉沉的,马王堆考古小组正在准备对一号墓进行最后的发掘,人们紧张的工作着,等待...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8,31. [3]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M].第1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5,45.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万芳(北京,100700) 万芳 ...
...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发掘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时,出土了大批箭帛医书,在这批箭帛医书的《脉法》中记载:“圣人寒头而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补不足也。”“寒头暖足”这四个字,既是我国古代医家泻实补虚的治疗准则,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原则之一。 中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