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心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 朝代:? 年份:? 序 治总纲 治病须明阴阳虚实论 治病必审四时用药说 辨症订方必先审四诊记 用药宜精审慎勿疏忽记 胃为生化之源记 保身可以却疾说 侍疾应知论 疟咳嗽记 中风肿胀辨 虚劳说 幼科治验记 胸胁腹痛肝胃气逆辨 温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zhixinchuan5391/index.html

用药_《医学纲目》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制以急。急则气味浓,缓则气味薄。下不以偶,汗不以奇。其邪之所在高下浅深轻重虚实,影响无间,万举万全,是谓中行,故可为师也。假如大而汤剂小,则邪气少屈,故药力已乏,欲不复治,其可得乎。犹一杯水救一舆薪之火,火竟不灭,是谓不及,故不可以为...

http://qihuangzhishu.com/335/21.htm

薛伯寿临论医7则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辨证论治。中医治疗很多病不是当时有效的,尤其是许多慢性病,都有一个康复的过程。因此很多时候治病不能操之过急,要守方缓治。但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适时调整用药或变法调方。比如说一个长期腹泻的病人,初有湿热用葛根芩连汤,病人吃了效果很好,但二诊时就...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044.html

更应察机用药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用方,这与中医临床核心之“察机用药”显然不同,并认为这也正是“几十年来诸多学者将候作为辨证论治的研究重点,但至今未有重大突破”的深层原因所在。笔者甚有同感。 “方证对应”之“”实为症状 《汉语大字典》释“症”曰:“病象。有时也泛指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570.html

治病求本,复泰草堂宣言_【中医宝典】

...中医如果真能辨证准确用药恰当,都会达到令人满意的疗效甚至治愈的目的。但中医真正的治病原理却很难被现代社会中缺乏传统思维方式的人们所理解。甚至很多学中医的人也是停留于用西医理论理解中医的浅表层面。 中医的独特与高明之处在于:四诊八纲的辩证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87.html

推广“小方治病”_【中医宝典】

...可以解决中医候关键因素筛选的难题。电脑观舌法中,将舌与疾病的病因、病理等因素直接相连,甚至与用药直接联系,观舌即可处方,实现舌诊新的临床价值。 “小方治病”是对中医中药的探索和研究,临床实践证明,“小方”对于多种疑难杂症甚至癌症都有很好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96.html

治心传》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 朝代:? 年份:? 序 治总纲 治病须明阴阳虚实论 治病必审四时用药说 辨症订方必先审四诊记 用药宜精审慎勿疏忽记 胃为生化之源记 保身可以却疾说 侍疾应知论 疟咳嗽记 中风肿胀辨 虚劳说 幼科治验记 胸胁腹痛肝胃气逆辨 温热...

http://qihuangzhishu.com/238/index.htm

胡建华_一、临治病,善于调理脾胃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先生临治病,非常重视调理脾胃。早年曾对李东垣的学术著作作过细致的研究,推崇李东垣的脾胃理论。他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必须资助后天,才能达到培补先天的目的。《灵抠·五味篇》云:“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中藏经》也有类似提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ujianhua/527-3-1.html

辨痢疾种种受不同治验_《寓意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褥上。频频易置。但饮水而不进食。其痛甚厉。肛门如火烙。扬手踢足。躁扰无奈。余诊其脉。弦紧劲急。不为指挠。谓曰。此一团毒火。蕴结在肠胃之内。其势如焚。救焚须在顷刻。若二三日外。肠胃朽腐矣。于是以大黄四两。黄连甘草各二两。入大砂锅内煎。...

http://zhongyibaodian.com/yuyicao/748-23-0.html

症··病_【中医宝典】

...”纳入辨证论治的资料中。由此可见,俗称“中医治病”,实际上纠正“人在生理或心理上的不正常状态”,是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过度认真地区分症、、病,对于中医治病意义不太大。中医治病的关键是:辨证,别阴阳。 人体的阴阳不平衡状态非常复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979.html

共找到138,6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