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白,脉细。口服通心络胶囊善后,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胸痹,为胸阳痹阻之证,尤在泾指出:“痹者,闭也。”《类证治裁》:“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为痹结也。”本病多因素体阳虚,感受寒邪,寒凝心脉;或阳气久虚,无力运血,心脉瘀阻;或...
...编号74〔怔忡症〕----154页24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四怔忡惊恐(附 卑惵)〕 名词解释 由心包血虚. 相火下迫. 震动君 主神明. 或思虑劳神.或郁怒动火. 致头晕汗 出. 不寐便浊等因. 宜养心血调心气.降火安 神为主. ...
...第四》:“间使疗惊悸”。 《百症赋》:“惊悸怔忡,取阳交、解溪勿误”。 (二) 虚证 1.治则: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2.处方:内关、通里、心俞;血虚加足三里,阴虚加太溪,阳虚加关元。 3.方义:内关通于阴维,善宁心神止怔忡;通里,...
...石汤,以加强肃肺、清肺之功。本案前后仅两诊,共服药7剂而愈。笔者认为胆咳之证,未必都按“咳呕胆汁”来解释,临证贵在变通、灵活。笔者临证见发热,咳嗽,流黄涕者而以“胆咳”治效者,不胜枚举。 ...
...临证经验。 小儿夜啼多为日间精神如常,入夜则惊哭啼闹不安,食欲欠佳,大便偏干。素有脾寒、心热、惊骇等致病之说,治疗有别。 笔者在诊疗时,不论其为寒、为热、为惊、为滞,概从肝、胃、肠人手用药治疗,总可见效。治小儿夜啼,取昼鸣夜息之意,应用钩藤...
...护理,概称“辨证论治十法”。每一法对疗效都有直接影响。前五法为广大中医所熟悉、常用,后五法不是所有中医时时都能注意到。本版今起将赵法新对“辨证论治十法”的论述分次陆续刊出,敬请关注。 审症求因 所谓“审症求因”,就是运用中医理论和经验,对望、...
...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食后温服。定志丸 治心气不足,恍惚多忘,及怔忡惊悸等证。人参 白茯苓(各三钱) 远志(去心) 石菖蒲(各二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五十丸,食后白汤下。朱雀丸(河间) 治怔忡惊悸等证。茯神(...
...学者用鲜蒲公英100克,鲜苍耳草50克,加水2000毫升,煎沸后5分钟,药液温度在40℃时熏洗患处10分钟~15分钟,每日2次。同时配用鲜蒲公英30克,鲜苍耳草10克,水煎服,每日2次,2周为1疗程,治疗寻常痤疮。 孙一民教授临证60年,首创...
...上也有连接过程。为了减少或减轻喘证复发次数与程度,将治则分为三个阶段。1.病初、或慢性急性发作、或春秋交沟之季,“治标”。以宣肺为主。热证(麻杏石甘汤、定喘汤等加减);寒证(三拗汤、小青龙汤等加减)。2.病情渐缓时期“标本兼容”。 标本兼容...
...肾阴虚损,水不涵木,肝失滋养而致肝阳偏盛。病虽日久,阴损及阳,又致阴阳两虚,出现相应的症候。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阴阳观点分析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认为高血压病的根本发病原因在于阳虚,而不是阴虚,并且运用温阳扶阳的方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疗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