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酒浸剂 [药物组成]银杏叶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用法用量]每日服用二次,每次服用20m1,连续服用30日。 [制备方法]以银杏叶浸入39度白酒一星期,制成干重1g/ml的酒浸剂。 [资料来源] 《天津中医》...
...传统中成药复方丹参片是国人公认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常用和最实惠的中药之一。然而,药物学家最近又发现它有一种新的用途──可用于防治老年痴呆症。8月14日,广州医药集团在“中药现代化成果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他们与广州中医药大学、...
...不足。 五、中老年人清晨最好服用小剂量(50~100毫克)的肠溶阿斯匹林。大量事实证明,小剂量阿斯匹林肠溶片,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非常明显的作用。阿斯匹林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从而减少了血栓形成的可能,也就减少了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机会。...
...。用法为每次40~80mg, 1~3次/d。静脉注射每次5~10mg。禁止合并应用β-受体阻滞药。 3.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缺血性心肌病一旦发生心力衰竭,应重点纠正呼吸困难、外周水肿和防治原发病,防止心功能的进一步恶化,改善活动耐受性,提高...
...。 藻酸双酯钠(PSS)是一种新的类肝素药物,能使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并能使全血粘度、血浆粘度降低,血脂降低,延长血小板的聚集时间,抑制血小板粘附及改善微循环,可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常用剂量50~100毫克,1日...
...介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过程主要是各种原因引起脑部供血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神经功能暂时或持久的缺失,其中减少缺血半暗带和再灌注损伤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中药银杏叶,性味甘苦、涩、平,有敛肺,平喘,止痛的功能,传统...
...导致微循环障碍。对于老年人极易导致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形成,增加脑血管病的危险性。 6.高脂血症 我国15~69岁作过血脂检查的人群中,高脂血症者占40%。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源于动脉粥样硬化,而80%以上的动脉粥样硬化由高脂血症造成。高脂血症是...
...许多实验结果显示,通过中药补肾、活血、祛痰等方法在防治血管性痴呆的过程中,具有改善神经递质传导,改善微循环,改善自由基代谢,抗细胞凋亡,调节基因表达的作用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d,VD)是脑血管病后产生的进行性...
...Temsirolimus用于转移性肾癌治疗,这些靶向治疗药物尽管明显改善了晚期肾癌患者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期,但各项临床研究结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CR率太低,这就需要进一步探寻最佳联合治疗方案以提高治愈率。此届年会上报告的一些联合治疗方案值得借鉴。 ...
...(一)治疗 缺血性结肠炎的治疗取决于病因、敏感性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一旦诊断确定,并且临床检查不提示有肠道的坏疽或穿孔,则采用保守疗法。 1.支持治疗 一般情况下,如果病人有腹痛,则给予胃肠外营养,使肠道得以休息,并尽快停用可引起肠道缺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