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德铭_二、识是关键,与辨证相结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陆师强调临床诊治首先识,把与辨证结合,成为其临床思维特色。1.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但中医不仅讲辨证,也强调就是辨识具体的疾病。清代《兰台轨范·序》:欲治病者,必先识之名, 能识病名而后其之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其生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3-2.html

治总则_《虚损类钩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内经》首创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内经·腹中论》有四乌鲗骨一藘茹方:帝曰:有胸胁支满者,妨于食,至则先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xusunbingleigouchen/1042-7-6.html

与潜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应尽早予以病名,但至今仍然以证代名。五是有些病名怪诞和古奥涩滞,不易被社会所接受,如解痺交肠等,这些都是导致重证轻的根源。第二节 重证轻影响潜的揭示一、辨证代替不了病证,是疾病的阶段病理反映,是通过四诊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4-7.html

奚九一_二、推崇邪、分期辨证的病证结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兰台轨范·序》曰: 欲治病者,必先识之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之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症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法,一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对此观点,奚氏极为赞同。他认为:周围血管病临床诊治,首先必须识,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xijiuyi/551-3-2.html

什么是诊_中医诊_【中医宝典】

...诊是从病人发生的各种声音,从其高低、缓急、强弱、清浊测知性的方法。 运用听觉和嗅觉,通过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排泄物发出的各种气味的诊察来推断疾病的诊法。由于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声音和气味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zhen-2/a11968.html

治总则_《虚损类钩沉》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首创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内经·腹中论》有四乌鲗骨一藘茹方:帝曰:有胸胁支满者,妨于食,至则先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

http://qihuangzhishu.com/1042/11.htm

中医辨证与西医的理论认识_【中医宝典】

...西医的理论关系。 1 中医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特点,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反复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所谓辨证,就是分析辨证、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99.html

诊的重要意义_中医诊_【中医宝典】

...则将诊与其他三诊相提并论,以望、、问、切为序,确立了诊在四诊中的位置,强调了诊的重要性。然而,作为四诊之一的诊,在当今中医界渐有被忽视的势头。 言扁鹊能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之所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善诊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zhen-2/a11973.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荀子·荣辱》 不牛马。——《庄子·秋水》 男女姓。——《左传·昭公元年》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又如:明辨是非;辨白(分辨清楚);辨色(辨别物色) 通。口头上争论 [...

http://hanwen360.com/x/8FA8.html

金明渊_三、彰古参今 推崇辨症并举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辨证、脉。如太阳脉证并治,仲景是在示明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之太阳基本特征的前提下,再通过辨证分别出本证三型之不同及各自兼证、传变之不同。《金匮要略》的最大特点是辨证合参论治。对虚劳、呕吐、腹满、下利等症仲景着重辨证论治;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jinmingyuan/475-3-3.html

共找到402,6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