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尺:比喻很少。形容极少的土地。 郭沫若《羽书集·抗战与觉悟》:“我们是不能把寸土尺地轻易地送给敌人的。”...
...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清·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吾民族以不挠不屈之气概,与外族战,与土番战,与寒暑战,卒能斩荆披棘。” ~,为真理斗到尽头! ◎郭沫若《屈原》第一幕...
...就地不动,自定范围。比喻固执一端,排斥其他。 郭沫若《文艺论集·新旧与文白之争》:“凡是文言的作品都一概视为陈腐观念,也是坐地自划。”...
...偏于一面的见解。 《宋史·刘述传》:“安石任一偏之见,改立新议,以害天下大公。” 一定要说杜甫不曾酒后失言,一定要说严武决不会动欲杀之念,看来,都不免是~。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与严武》...
...指零碎,分散,不集中。 郭沫若《文艺论集·自然与艺术》:“他们把他们父亲的财产东零西碎地铺满了一堂,没有丝毫处理的手腕。” 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含贬义...
...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 但无论怎样,由这儿又可以看出,申子这个人是怎样的~。 ◎郭沫若《十批判书·前期法家的批判》...
...深入探求事物的根底。谓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 巴金 《秋》十三:“ 淑华 穷根究底地问道:‘三爸跟你谈过什么事吗?’”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与杜甫在诗歌上的交往》:“这样穷根究底地问一下,似乎对于 李白 的真意能够有所接近了。”...
...犹言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 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鉥心。” 他形容孟郊的苦吟,竟至使用一‘~’、‘搯擢胃肾’的辞句,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呕心滴血’了。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与杜甫在诗歌上的交往》...
...指不约而同。 郭沫若《文艺论集整理国故的评价》:“仿吾教人要注重科学,他的论调与吴稚晖的虽若不期而同,但是吴稚晖所注眼的是功利问题。” 偏正式;作谓语;同“不约而同”...
...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 《旧五代史·和凝传》:“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后必享重位,尔宜谨事之。” 那是难得的一位~啦。 ◎郭沫若《孔雀胆》第一幕...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