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辨证_《中医诊断学》_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津,脉细数。【证候分析】本证以胃病的常见症状和阴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胃阴不足,则胃阳偏亢,虚热内生,郁胃,胃气不和,致脘部隐痛,饥不欲食。胃阴亏虚,上不能滋润咽喉,则口燥咽干;下不能濡润大肠,放大便干结。胃失阴液滋润,胃气不和,可见脘痞...

http://qihuangzhishu.com/92/69.htm

胆病辨证_《中医诊断学》_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强直,甚则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舌红或绛,脉弦数。【证候分析】本证以高热肝风共见为辨证要点。热邪蒸腾,充斥三焦,故高热。入心包,心神昏愦,则神昏,躁犹如狂;灼肝经,津液受烁,引动肝风,而见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

http://qihuangzhishu.com/92/67.htm

张元素脏腑辨证学说易水学派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前人著作有关脏腑辨证思想的启发,系统总结上述诸书中这方面的理论,他在《医学启源》一书详述各脏腑天人相应关系、表里关系,并按“不及”、“太过”、“实”、“虚”、“寒”、“”几大证候类型,描述各脏腑疾病的主要症状、脉象,提出五脏用药原则或...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07.htm

陆德铭_二、识病是关键,辨病辨证相结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陆师强调临床诊治首先识病,把辨病辨证结合,成为其临床思维特色。1.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但中医不仅讲辨证,也强调辨病。辨病就是辨识具体的疾病。清代《兰台轨范·序》:“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 能识病名而后其病之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3-2.html

辨证_《中医诊断学》_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外感病辨证的基础。脏腑辨证主要应用于杂病,是各种辩证的基础。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主是是运用于外感怀病。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是脏腑辨证密切相关,相互补充的一种辨证方法。...

http://qihuangzhishu.com/92/55.htm

三焦辨证及其传变_中医辩证三焦辩证_【中医宝典】

...失所养则心中憺憺大动;舌降苔少,脉虚为阴液亏损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一般阴虚证及阴虚火旺证相辨别。三者均有阴虚见症,但一般阴虚证及阴虚火旺证发生于内伤杂病,无温热之邪侵袭。一般阴虚证以阴虚则、阴虚则燥等为辨证特点;阴虚火旺证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03.html

脏腑辨证_【中医宝典】

...五脏六腑的辨证法现代医学习用的器官分类诊断法相似的思路程序。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12.html

陆德铭_论中医外科的辨病辨证关系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1:30~31摘要:中医外科学是研究和治疗产生于人体体表的一系列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经历代不断的总结和整理,形成了独特的治疗体系,临床诊治首先辨病,把辨病辨证相结合成为其最主要的临床思维特色,现试就此做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9-7.html

小肠病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结合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和归纳,借以推究其病机,判断病位、病性以及邪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这是中医临床辨证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心小肠病辨证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08.html

辨证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里实里虚里证六经辨证逆传逆证七恶气分证气血辨证热邪传里热症三焦辨证三阳合病伤津伤阳伤阴上寒下下寒上实下虚上虚下实少阳病少阴病实喘实寒实火实实证实夹虚顺传顺证太阳病太阳少阳合病太阳阳明合病太阴病脱亡阳亡阴卫分证卫气营血辨证五夺五...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bianzheng-2718.html

共找到437,1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