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症不能代替方证——与熊兴江医师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少阴病篇外,太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厥阴病篇及霍乱病脉证并治皆有桂枝汤适应症,但每一条文描述症状都多样,每条条文内含症状都有差异,反映出桂枝汤和症状群对应关系,多样而不确定关系,其适应症没有固定组合症状体征。 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932.html

症状反应经方辨证主要依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即量疾病之浅深由表、里增加了半表半里概念,因而产生了完善六经辨证理论,其代表著作即《伤寒杂病》。 从经方发展史可知,经方辨证论治形成,实际临床应用方证经验总结,即由单方方证发展至复方方证,并由于方证经验积累,理论应用由八纲...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052.html

中医应能十人一方_【中医宝典】

...病机意义上,如阳虚证、肾虚证等,而后者侧重于具体方剂所对应方证,如胡希恕感慨方证六经八纲辨证继续,亦即辨证尖端;现代也有学者指出,辨证论治一种最基本临床治方法,而方症(证)论治则一种高级、特殊辨证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555.html

如何掌握经方用药规律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对于病不在表亦不在里疾病却无能为力。六经辨证解决了这一难题,使临床用药更具体化,真正做到方证对应。临床治病,先六经,再方证,做到方证对应,则药到病除。方证,比六经要难,胡希恕先生曾说:方证六经八纲辨证继续,亦即辨证尖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144.html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考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伤寒论》第148条即为前条做注解,主要在说明阳微结。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由小柴胡汤方证发展而来说明,人们先认识到半表半里阳证,后认识到半表半里阴证,即厥阴病,这一认识,众多经方家经过不断临床应用和探讨方证体悟到。 ●由应用、认识...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313.html

半夏泻心汤方证特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其中心下痞但满而不痛 肠鸣本方方证识别关键。笔者运用本方治疗口腔溃疡、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825.html

经方治愈反复发烧4年患儿——冯世纶临证实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临床中不断总结经验。《伤寒论》随证治之即教导后学者要做到方证对应,证药对应。不但证与方对应,更强调证与药对应;不但药味对应,更重要药量对应。本患儿所用大青龙汤,麻黄用18克,本成人用量,为了便于掌握,嘱其服四分之一,见汗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682.html

经方治喘效快捷 方证辨识关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又见口苦口干多饮之热象,且最有特征性症状目涨显著,这与越婢加半夏汤方证所述目如脱状有吻合之处,遂以越婢加半夏汤合射干麻黄汤加减治之,收桴鼓之效。第二次发作时再服前方不效,六经辨证同属太阳太阴阳明合病,但具体方证发生了变化。患者除...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480.html

临证更应察机用药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学者提出抓主证,对证用方方证辨证尖端中医也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时候等命题。这些都方证对应衍生出来,其共同问题在于忽略了。 关于,刘渡舟先生在《方证相对论——辨证知机》一文中提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570.html

痹痛病在厥阴太阴 冯世纶临证实录(十五)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本案,初诊辨证似也正确,但方证不合,则无效。转而二诊方证相合,取效明显。个中差别,需临证者勤学苦思,另加慧然独悟。 关于方证,胡希恕先生从临床角度有过一段非常精辟论述:六经和八纲虽然辨证基础,并且于此基础上,亦确可制定施治准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616.html

共找到971,5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