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2004年10月,我院将三通管及肝素帽广泛应用到临床的静脉输液中,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一、例数 500例,其中男286例,女214例,年龄35岁~80岁,静脉输液时均应用三通管及肝素帽,下面介绍两例病例。 病例1: ...
...关节处,由于关节活动造成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 2、化学性静脉炎:药物稀释不足、输液酸、碱度过高、溶质的浓度过高、留置针材质的差异性皆是造成化学性静脉炎的原因。 3、细菌性静脉炎:通常与消毒方法不正确、穿刺技术不良、输液套管...
...基础上,扩大到手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处,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足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踝关节的内踝上6cm处,另一根扎在足部1~5跖骨小头处)的静脉输液,经1260例的临床应用,认为效果好。侯艳等对明显水肿及肥胖难以进行静脉...
...静脉输液:利大?弊大?------访天津市儿童医院副院长黄敬孚2003年09月18日“是吃药还是输液?” “输液吧,输液好得快。” 在医院,我们经常会听到医生和病人这样的对话。“输液比吃药见效快”是人们的普遍就医心理,正是因为如此,越来越...
...不可挤压或按摩,并禁止热敷。王红丽由此指出,化疗是个专业性非常强的业务,应该由具备化疗专业知识的护士来操作。对于化疗的乳癌患者,无论是术前、术后,责任护士都不应该视为单纯的静脉输液,而需要有计划、合理地使用并保护病人的周围静脉,充分考虑到每位...
...需要抗菌素治疗。很多患者根本不知道输液究竟解决什么问题,只是盲目地认为输液是医院的“最高待遇”。输液主要是对病情较重的患者通过静脉输入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对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输入抗菌素、对肿瘤患者输入化疗药物或者用于那些仅可以静脉应用...
...要注意尽量保持输液针头与滴管的距离和高度,活动度不可过大,必要时可使用硬物如夹板等进行保护性固定,以防针头滑出血管而造成药液外溢。 (5)静脉输入抗生素,应视抗生素的半衰期采取分组给药。两组不同的药液需分开滴入时,当滴完第一组药液后应...
...传统拔针法的不同痛感反应做了严谨的分析,认为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进而可以取代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 【关键词】 静脉穿刺;传统拔针法;疼痛;改良拔针法 静脉穿刺后拔针是临床上最普遍、最常见的护理操作。按教科书上的方法...
...或导致后遗症。不良反应多发生在使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易致敏的抗生素,以及不辨证而使用某些中药注射剂如清开灵针、双黄连针、脉络宁针、红花针、黄芪针、复方丹参针等所致。 “输液反应急救三针” 如果发现病人在输液不久或输液进行一半时突然感到...
...平均年龄在31岁。 2操作方法 2.1在完成正常输液程序后,将空气的进气管关闭系死。 2.2撕开包装取出舒氧灵,拔去插瓶针保护帽,将针插入液瓶或液袋。 2.3注意插入液瓶两针高低之分。 2.4按瓶中指示缓缓左旋打开调节阀,观察液瓶内气体释放...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