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针刺基本手法,窦汉卿《经指南》中归纳为下十四。即动、摇、进、退、搓、盘、弹、捻、循、扪、摄、按、爪、切等。《金针赋》对此作了总结归纳,把它连贯起来说:“爪而切之,下之法;摇而退之,出之法;动而进之,催之法;循而摄之,行气之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8-1.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拔罐的一种。是留与拔罐结合运用的一种方法。该先在穴位刺,待得气后留,再在上面进行拔罐。适用于风湿痹痛症。惟应用此法时必须准确,防止碰压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40.htm

第七星_《灵枢》

...;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嫩附: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探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敢用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凡刺有五,以应五藏。一日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68.html

十四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于荣卫也。按者,以手按,无得进退,如按切之状。爪者,凡下,用手指作力置,有准也。盘者,如腹部,于穴内轻盘摇而已。搓者,凡令病患觉热,向外卧,似搓线之状,勿太紧。治寒面里卧,根据前转法以为搓也。捻者,以手指捻针也,务要记夫左右,...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21-8.html

向行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行气之一。又称针芒行气。指以针刺方向来控制感传导的方法。欲使感向上传导,则针尖宜向上斜刺;欲使感向下传导,则针尖宜向下斜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46.htm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猛兽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实施“圆”,要效法猛兽扑食,行动迅速。所谓“圆”,是指能构想无穷计谋。而能构想出无穷计谋的人,必定有圣人之心,并用心灵推究难以测出的计谋,而那难测度的知谋是与自己心术相通的。 理道本是混沌的万物之始,以变化之理研讨万物,内容是...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840.html

十四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基本手法,窦汉卿《经指南》中归纳为下十四。即动、摇、进、退、搓、盘、弹、捻、循、扪、摄、按、爪、切等。《金针赋》对此作了总结归纳,把它连贯起来说:“爪而切之,下之法;摇而退之,出之法;动而进之,催之法;循而摄之,行气之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13/94.htm

“长圆解结”治疗膝关节骨痹_针灸临床_【中医宝典】

...长圆针刺入时,先倾斜体,使刃平行接触皮丘并全刃向下缓慢逐渐加力,使皮肤形成深沟,让长圆入路上的神经、血管、肌腱等重要组织挤离进针入路。深按至一定深度后,竖直体,再缓慢刺入,井逐层进针至结筋病灶点,进行关刺、恢刺等治疗。关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99.html

《官》篇论刺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灵枢·官》篇记载的各种刺,主要是讨论如何使用九针来治疗不同病症。其中有以九针应九变的“九刺”。另根据病变部位的深浅、大小等不同,提出了刺浅、刺深和发多少以及运用不同的针刺角度,以适应十二经的各种病症的“十二刺”。“五刺”是针对五脏...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20-3.html

子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补泻之一。即捻转补泻。《席弘赋》:“左右捻针寻子午。”时,大指向前推为从子位到午位,大指退后为从午位到子位。《医学入门》对“子午”的注释:“从子至午,左行为补;从午至子,右行为泻。”《伤寒活人书》:“凡妇人病,期门,不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50.htm

共找到123,10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