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其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足跟或脚底部酸胀或针刺样痛,步履困难。多因跖筋膜创伤性炎症、跟腱周围炎、跟骨滑囊炎、跟骨骨刺及脂肪垫变性引起,发病多与慢性劳损有关。临床上主要有: (1)跟腱周围炎; (2)跟骨骨刺; (3)跟骨骨膜炎; (...
...产后足跟痛是产后常见的一种病症,多因产后气血亏虚,风寒湿邪侵袭经络关节筋腱,阻滞气血运行所致,主要表现为足跟处酸痛、麻木,并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症状。笔者介绍几则行之有效的简易疗法,患者不妨一试。 按摩法:按揉足跟部20~30次,活动...
...足跟痛多发于中、老年人,轻者走路、久站才出现疼痛;重者足跟肿胀,不能站立或行走,平卧时亦有持续酸胀或针刺、灼热样疼痛,疼痛甚至涉及小腿后侧。 足跟痛临床表现为早晨起床后站立时疼痛较重,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过久后疼痛加重。局部检查无...
...1.足跟痛消除法:双手扣脑后站立,然后蹲下,立刻再起来,如此为1次。每天做200次,分2回进行,3个月可见效。 2.药浸法治足跟痛:取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各30克,水煎浸洗脚部,同时用手搓揉足跟,以利药液浸入肌肤。每次15分钟,...
...足跟部承重时疼痛称足跟痛。足跟部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足跟部皮肤是人体皮肤中最厚的部位,其皮下脂肪致密而发达,在脂肪与跟骨之间有滑液囊存在,跖筋膜及趾短屈肌附着于跟骨结节前方。跟腱呈片状附着在跟骨结节的后上方。足跟部疼痛的原因很多,根据...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全草。又名广谷草、胀饱草。其味苦、辛,性寒,有清肝散结、宣通湿痹之功效。临床用以治疗足跟痛,有明显疗效。 取夏枯草50克,食醋1000毫升。将夏枯草放入食醋内浸泡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用药液先熏后洗患处...
...证名。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由肾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肾阴虚者,足胫时热而足跟痛,用六味丸加龟板、肉桂;肾阳虚者,不能久立而足跟痛,用八味丸;挟湿者,重着而肿,用换骨丹、史国公药酒;肥人湿痰流注,用导痰汤加...
...□ 孔明云 青海省平安县中医医院 足跟痛症为中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之一,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西医一般认为与纤维组织炎、局部炎性渗出及骨内压增高有等关。中医学认为足跟为足少阴、足太阳之络脉所过之处,足跟痛为肝肾不足,经脉痹阻,瘀血阻滞。中老年人...
...11。督脉发源肾经过,三阴虚热足跟疼,六味地黄滋真水,肿溃流脓用八珍。【注】足跟乃督脉发源之地,足少阴肾经从此所过。若三阴虚热,则足跟疼痛。宜用大剂六味地黄丸料煎服,以峻补其真水。若痛久不愈,肿溃流脓者,宜服八珍汤,以大补其气血。...
...足跟痛症多见于中、老年人,轻者走路、久站才出现疼痛,重者足跟肿胀,不能站立和行走,平卧时亦有持续酸胀或刺样、灼热样疼痛,疼痛甚至牵涉及小腿后侧。 病因与骨质增生、跗骨窦内软组织劳损,跟骨静脉压增高等因素有关。对骨质增生者,治疗虽不能消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