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_《聊斋志异》

...,遂日至,与共卧处。凡日用所需,无不仰给于狐。 居无何,二三相识,辄来造访,恒信宿不去。万厌之,而不忍拒,不得已以实告客。客愿一睹仙容,万白于狐。狐曰:“见我何为哉?我亦犹人耳。”闻其声,不见其人。客有孙得言者,善谑,固请见,且曰:“得听娇...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5111.html

学医说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欲学医,必先读无方之书,则莫善于巢氏《病源》焉。《病源》引申经意,别类分门,比《灵》、《素》为易知,亦较《灵》、《素》而易入。习之既久,遂乃上探《灵》、《素》,兼读《难经》、《甲乙经》二书以疏之,明乎经络脏腑之源,达于望闻问切之故,而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9-1.html

第六十二回 训大夏讨渠搜尧缔交狐不_《上古秘史》

...和众臣上岸闲步。忽见一人,头戴箬笠,身着短衣,三绺长须,携着行李,缓 步而来。早有从人上前启帝道:“这个就是那日逃避的狐不。”帝尧一听,慌忙迎上去施礼。狐不不料帝 尧在此,无可躲避,只得还礼,并道那日逃避之歉。帝尧道:“先生令德,钦佩久矣...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3298.html

孙思邈因病学医成药王_【中医宝典】

...孙思邈从小身体就很弱,常常得病,家里为给他治病,几乎倾家荡产,稍大一点的时候,他又目睹了隋文帝时长安一带流行瘟疫的悲惨景象,给他留下很深印象,于是他立志学医,到20岁时孙思邈就已经学识渊博,他结识了当时的太医令谢季卿及甄权、甄立言兄弟,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08.html

学医说_《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夫欲学医,必先读无方之书,则莫善于巢氏《病源》焉。《病源》引申经意,别类分门,比《灵》、《素》为易知,亦较《灵》、《素》而易入。习之既久,遂乃上探《灵》、《素》,兼读《难经》、《甲乙经》二书以疏之,明乎经络脏腑之源,达于望闻问切之故,而于...

http://qihuangzhishu.com/769/42.htm

立足根本 衷中参西——我的学医成长之路_【中医宝典】

...□ 范道长 山东省东明县中医院 也许是因为曾祖父与父亲都是中医的原因,我高中毕业时,父亲极力劝我报考中医院校。当时我对中医并没有多少了解,对从医也并不感兴趣,在父亲极力劝说下,1989年,我考入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开始了我的中医学习生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634.html

《一篇很短的传奇》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一篇很短的传奇》译者附记〔1 迦尔洵(Vsevolod Michailovitch Garshin 1855—1888)生于南俄,是一个甲骑兵官〔2〕的儿子。少时学医,却又因脑病废学了。他本具博爱的性情,也早有文学的趣味;俄土开战,便...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52.html

因疾而医 杏林流芳_【中医宝典】

...是因为自己身染疾患,或是亲人受病魔所缠以致于阴阳相隔,而立志学医,救死扶伤,最后名扬天下,流芳百世的。 唐代大医家唐宗海等等,都是因疾而从医,并且有所作为。而他们立志学医,救死扶伤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039.html

清热解毒 宣肃肺气治甲型H1N1流感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陈四清 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 2009年5月1日至12月15日,我院共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13例,在治疗中发现中医药治疗该病独具优势,不仅疗效确切、耐药性低、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少,还有抑菌、抗病毒、解热镇痛、免疫调节等标本兼治的综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181.html

第五章 第十节 名医的涌现(1)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以"医官",后又称"病辞官",为众人治病,著有《半村诗集》。[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年)《南宁府志》] 于湘,字华峰,清代广西鹿寨人。喜好读书,潜心学医数十年,很有心德,医名颇著,享年八十二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榴江县志》] ...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44.html

共找到756,8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