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的药名词、药名_医药诗词_【中医宝典】

...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在此期间,他坚贞不屈,以明志,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集药名次韵》就是其中之一,很代表性。诗云:“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十分巧妙地将五位药“独活、续断、知母、...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ci/a11180.html

松下茅亭五月,汀沙云树晚苍苍。全诗赏析

...出自:唐诗人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 原文如下: 松下茅亭五月,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赏析 山水诗向来多是对自然美的歌咏,但也一些题咏山水的篇什,归趣并不在山水,而别寄意。此即是一例。 这首题咏稚川山水...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1223.html

阴虚注阳虚注秋(并阳虚注)_《读医随笔》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人三四月,天气乍暑,腠理乍开,内气不胜其散,而为神昏、发热、体倦、不思食之症,谓之注,世医论之多矣。至于七八月间,暑气初收,新乍来,腠理乍闭,而内气久经夏汗外泄,其力孱弱,不能自充,多见肺气下陷,呼吸短促不足之象,继则连暑气、凉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duyisuibi/683-9-1.html

《刘桢全集》在线阅读

...。众宾会广坐。明镫熺炎光。 清歌制妙声。万舞在堂。金罍含甘醴。羽觞行无方。长夜忘归来。聊且为太康。四牡向路驰。欢悦诚未央。 二 余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自涉玄冬。弥旷十余旬。常恐游岱宗。不复见故人。所亲一何笃。步址慰我身。 清谈同日夕...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73.html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全诗赏析

...)黄庭坚此李白的遗响,写景清新淡雅,抒情含蓄蕴藉而颇理致。此通体散行,一意直叙,如流水淙淙,直归于结句的“”字,而又妙在点到即止,留下了玩味想象的余地。诗句在散行又参以当句相对,如首句的“山光”对“水光”,第三句的“清风”对“...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804.html

思赏析_【古诗文大全】

...于悲愁抑郁的情思。“思”一题,语意双关:既指“思”由“”生,也意味着思绪悲凉。按照这样的理解,“”和“思”又是通篇融贯为一体的。 此抒情采用直写胸臆的方式,不象作者一般诗作那样婉曲见意,但倾吐胸怀仍宛转含蓄之处,并非一泻无余。语言...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936.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house] 曾不知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楚辞·哀郢》 见若覆夏屋者矣。——《礼记·檀弓上》 夏季。一年的第二季,中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三个月 [summer] 四月维,六月徂暑。——《·...

http://hanwen360.com/x/590F.html

阴虚注阳虚注秋(并阳虚注)_《读医随笔》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凡人三四月,天气乍暑,腠理乍开,内气不胜其散,而为神昏、发热、体倦、不思食之症,谓之注,世医论之多矣。至于七八月间,暑气初收,新乍来,腠理乍闭,而内气久经夏汗外泄,其力孱弱,不能自充,多见肺气下陷,呼吸短促不足之象,继则连暑气、凉气、...

http://qihuangzhishu.com/683/59.htm

易学初探_《子易传》

...》云虽分为上下两篇,未有‘经’字。‘经’字是后人所加,不知起自谁始。”可知在《子易传》,《周易》卦、爻辞部分只是称为“上下两篇”,还没有称为“经”。案西晋武帝时出土汲冢竹书,其中《易》类书,已经“《易经》”之名,《晋书·束皙传》记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387.html

警惕债秋算_【中医宝典】

...夏季的高温,所带来的烦躁、食欲减退、睡眠不佳、活动减少以及贪受寒等均可使人体受损而背上了“债”,这些潜在的微观损害到了秋季就爆发出来了,即表现为夏日“欠债”秋后“算帐”。 颈椎病的“秋后算帐” 天气转,颈椎病患者愈来愈多,这是因为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57.html

共找到517,3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