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手诊脉是脉诊的最大误区_【中医宝典】

...,用右手去诊病员左手之脉,相互交叉是诊脉之道。理由是诊脉部位在寸口,要避开高于寸口之障碍(即掌长肌、拇长屈肌健鞘、桡侧腕屈肌健鞘并合之处)。否则,会影响医生诊脉之指下的灵感而发生错觉。因此,“单手诊脉”是当今脉诊里最大误区,而且情况非常普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258.html

改善微循环保健方法_部位养生_【中医宝典】

...肌肉内脏器官的深部,促进肌肉内脏的微循环,使全身末梢血液供应得到改善。 抖动法 是由自身发动的浑身颤抖。方法是挺胸站立,以脚跟膝盖为轴,有意识地进行全身上下各部位肌肉内脏颤抖,此法对全身微循环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擦身法 每天坚持冷水...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057.html

脉诊的部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气;下部地,是足少阴肾经的动脉处,候肾气。诊察这些脉动部位的脉象,可以了解全身各脏腑、经脉的生理病理状况。《素问·三部九候论》说:"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可见三部九候诊法是一种最古老的诊脉方法,其用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3.html

脉诊方法注意事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用右手按诊病人的左手。诊脉下指时,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用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较为灵敏。布指的疏密要病人的身长相适应,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身矮...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0.html

测量脉搏的方法_《基础护理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测量部位 凡身体浅表靠近骨骼的动脉,均可用以诊脉(图8-7)。常用的有桡动脉,其次有颞浅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股动脉等。(二)用物 手表或秒表、笔记录本。图8-7 常用诊脉部位(三)操作方法1.触诊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009/58.htm

腹诊诊脉部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古代医籍往往将上腹与胸混称,如大结胸之“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及小结胸证病位之“正在心下,按之则痛”,部是指上腹而言。此部位发生病变,以消化系为主。 3、胁下:腹部两侧为胁下部位,即胁软骨之下方,为肝胆所在部位,此位置之代表穴为章门...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0.html

脉诊的方法注意事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诊脉时内外环境要安静,病人正坐或仰卧,手臂与心脏近同一水平。 1.诊脉时内外环境要安静,病人正坐或仰卧,手臂与心脏近同一水平。 2.医生布指时先用中指确定关脉部位,然后食指在寸脉部位,无名指在尺脉部位。 3.力度要有举按寻的变化,举为轻取...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4.html

脉诊的含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诊脉无疑是对全身的脉的一种检查方法,所以我们说脉诊起源于经络对经络的检查是没有疑义的。当然经络实质问题目前还不能说是清楚了的,但说它与血脉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则实不为过,不论占代的遍诊法与后世的独诊寸口法,凡是诊脉部位必在经络循行的道路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56.html

中医切诊_中医四诊_【中医宝典】

...病之数脉类 二十八脉及主病之虚脉类 反关脉、斜飞脉详细介绍 趺阳、太溪脉介绍 趺阳脉诊脉法 伏脉之单脉介绍 伏脉之相兼脉介绍 浮脉之单脉介绍 浮脉之相兼脉相关介绍 腹诊的诊治方法 腹诊介绍 腹诊诊脉部位 革脉之单脉介绍 各种脉象的程度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qiezhen-712-1.html

需要春捂的四个部位_部位养生_【中医宝典】

...手腕处有心经的原穴——神门穴,而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留止的部位,能够强化脏腑的功能。 虽然已过惊蛰节气,但是寒意仍然很浓,老话说“春捂秋冻”,在此时节有些部位最需要“捂一捂”。 手腕 手腕处有心经的原穴——神门穴,而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留...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162.html

共找到711,5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