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部位和方法_【中医宝典】

...之一。现在切脉部位使用最多的是寸口脉法。 (二)诊脉方法 医生诊脉的指法十分重要,正确运用指法可以获取比较丰富的脉象信息。诊脉指法要领概括为三指平齐、中指定关,食指定寸,无名指定尺,以指目按脉脊,指法有举、按、寻、总按、单诊等。 三指平齐是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4.html

诊脉道_《诊家枢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各以其部断.凡诊脉.须要先识时脉脉与腑脏平脉.然后及于病脉时脉谓春三月.六部中俱带弦.夏三月.俱带洪.秋三月.俱带浮.冬三月.俱带沉.脉.谓中按得.脉和缓.腑脏平脉.已见前章.凡人腑脏脉既平.脉和.又应时脉.乃无病者也.反此为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shuyao5305/217-9-0.html

诊脉道_《诊家枢要》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各以其部断.凡诊脉.须要先识时脉脉与腑脏平脉.然后及于病脉时脉谓春三月.六部中俱带弦.夏三月.俱带洪.秋三月.俱带浮.冬三月.俱带沉.脉.谓中按得.脉和缓.腑脏平脉.已见前章.凡人腑脏脉既平.脉和.又应时脉.乃无病者也.反此为病....

http://qihuangzhishu.com/217/9.htm

诊脉部位和方法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脉象信息。诊脉指法要领概括为三指平齐、中指定关,食指定寸,无名指定尺,以指目按脉脊,指法有举、按、寻、总按、单诊等。 三指平齐是指诊脉者的手指指端要平齐,手指略呈弓形,与受诊者体表约呈45°左右为宜,这样的角度可以使指目紧贴于脉搏搏动处。指...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67.html

脉诊要领六字诀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分,气降也。应日至,去日止。”由于,上下来去至止六字,将脉象的千变万化概括无余,成为诊脉时简易而颇切实用的方法。所以,后世医家称之为“六字诀”。《辨脉指南》称其为“脉中机”。《景岳全书》则称之为“诊家纲领”。 上指寸,下指尺。在一般...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2.html

诊脉的部位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诊脉的部位,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遍诊法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切脉的部位有头、手、足三部,三部诊法见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三部,即人迎《颈侧动脉),寸口,跌阳(足背动脉)。以上两种诊脉的部位,后世已少采用,自晋以来...

http://qihuangzhishu.com/92/25.htm

诊脉动方法的独立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中独立分化出来的,当然其他方法不止于寒热等几种。脉诊除了要从诊经脉中独立出来,由于它是诊脉的搏动就还要从诊络脉中独立分化出来,《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常不可见也。……脉见者,皆络脉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中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17.html

中医切诊的诊脉部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从脉上显示出来,中医通过诊脉也可以了解全身气血的情况,清朝江笔华有诊脉歌:“病人双腕,高骨定为关,寸脉量虎口,尺脉准臂弯,左寸心包络,左关胆与肝,左尺司何职,膀胱肾余焉,右寸胸中肺,脾属右关,要知大肠肾,右尺自昭然------”明朝李时珍...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8.html

孙思邈悬丝诊脉_【中医宝典】

...叫施今墨老先生。施老先生曾给清廷皇室内眷看过病。他介绍说,这悬丝诊脉可说是亦真亦假。所谓真者,确曾有其事;所谓假者,悬丝纯粹是一种形式。原来,大凡后妃们生病,总要由贴身的太监介绍病情,太医也总是详细地询问诸如纳、舌苔、二便、症状、病程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086.html

诊脉要求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诊脉除调用指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条件与原则,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需要切实遵守。因为,这些都是前人经验的结晶,是正确进行诊脉的保证。 体位 这主要是对患者就诊时的体位要求。患者一般正坐在医生的对面或侧面,前臂向前伸平,手心向上,腕部大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0.html

共找到437,9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