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简述一下诊脉法。另外,也对上述7脉作一下详细讲解。 1、脉诊的临床地位 脉诊又称切脉。属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内经曾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 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那么,把切脉列于第四位,并谓之巧,是否...
...着有《濒湖脉学》详细介绍了二十七种脉象及主病,但脉理幽微,其体难辨,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故有“切而知之谓之巧”之说,初学不易掌握,临症日久自有心得。 切诊是切按触摸病人的脉搏及身体其他部位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切诊包括脉诊、...
...夫曰有是病即有是脉者.此亦大概言之.其微渺未必皆可恃乎脉也.如目病.必视其目为内障.为外障.内障有内障之症.外障有外障之症.必辨其为何症.所中所伤之浅深.果在何轮何廓.辨之明而后治之当.今闺阁处子.暨夫贵介之族.但舒手于帷幔之外.诊其脉即...
...诊脉除调神用指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条件与原则,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需要切实遵守。因为,这些都是前人经验的结晶,是正确进行诊脉的保证。 体位 这主要是对患者就诊时的体位要求。患者一般正坐在医生的对面或侧面,前臂向前伸平,手心向上,腕部大致...
...凡诊脉之道.先须调平自己气息.男左女右.先以中指定得关位.却齐下前后二指.初轻按以消息之.次中按消息之.再重按消息之.然后自寸关至尺.逐部寻究.一呼一吸之间.要以脉行四至为率.闰以太息.脉五至.为平脉也.其有太过不及.则为病脉.看在何部....
...凡诊脉之道.先须调平自己气息.男左女右.先以中指定得关位.却齐下前后二指.初轻按以消息之.次中按消息之.再重按消息之.然后自寸关至尺.逐部寻究.一呼一吸之间.要以脉行四至为率.闰以太息.脉五至.为平脉也.其有太过不及.则为病脉.看在何部....
...回或止有至数为代。拙见认为,微脉系察指下之力,散脉是察指下之形。故微、散与促结代脉不能混为一谈。除此之外,笔者还有一个观点,即“单手诊脉”系脉诊里的最大误区。 余幼承衣钵,记得先父教学诊脉时,明确指出:诊寸口脉时,要用左手去诊病员的右手之脉...
...□邵素菊 李鸿章河南中医学院针推学院 邵素霞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治神”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金针梅花诗钞》又说:“用针者人也。医者之精神治,则造化通,料事明,决断果,使之临危则不乱...
...王宗正曰∶“诊脉之法,当从心肺俱浮,肾肝俱沉,脾在中州。”即王氏之言,而知东垣所谓“脉中有力”之中,盖指中央戊己土,正在中候也。胃气未散,虽数不至于极,迟不至于败,尚可图也。故东垣之所谓有神,即《内经》之所谓有胃气也。)...
...缓急。孙思邈之用药,则以精神未散为必活。褚澄之问证,则以苦乐荣悴为异品,治目多矣。而张湛以减思虑专内视,为治目之神方。至若陈藏器草木之论,又以和养志意,以禳去祟,以言笑畅情怀,以无为驱滞着,岂专于药石针艾之间哉。盖上古恬淡,治病之法,祝由而已...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