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脉的冲击(一)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力量不大,脉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做为第一部舌专著金镜录和第一部脉专著脉经两者相比,其学术成就相差太大,金镜录还不足以构成对脉经的冲击力量,这主要与两书作者的学术水平所决定的。脉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4.html

与脉发展的时间差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程度是无容置疑的,在诊断上尚看不出明显的结合关系。 张仲景之后,舌的发展仍然是缓慢的,而脉学却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首先是脉经的出现,将脉学推向了空前的水平,大大地提高了脉学在诊断上的地位。脉经的作者王叔和是西晋人,曾做过太医令,...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5.html

百病死生要诀_备急千金要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死。(脉经云∶时行作穣穣。) 温病下利,腹中痛甚者死,不治。 温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厥逆汗出,脉坚强急者生,虚缓者死。 热病二三日,身体热,腹满头痛,食饮如故,脉直而疾者,八日死。 四五日头痛腹痛而吐,脉来细强,十二日死。 八九日...

http://zhongyibaodian.com/beijiqianjinyaofang549/221-31-15.html

妇人有妊歌_刊误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猥生二女.李氏虽改脉沉细为沉大.犹未知太阳脉浮非男.脉经作女也.太阴脉沉非女.脉经作男也.又以太阳为左手心部.太阴为右手肺部.是又惑于脉脉赋之差.徇池氏以舛注舛之非也.脉经虽曰太阳脉沉为男.太阴脉浮为女.亦不明言以何经为太阳太阴....

http://qihuangzhishu.com/943/45.htm

诸杂病生死脉候歌_刊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参审.霍乱之候脉微迟.气少不语大难医.三部浮洪必救得.古今课定更无疑.病原曰脉伏及代而乱者.霍乱也.不乱犹可治.微细不可治.霍乱吐下.脉微迟.气息劣.口不欲言者.不可治.脉经所无.脉自创之例也.通真子曰清浊相干霍乱时.脉如微细是相宜.不言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kanwu/943-8-9.html

四言举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二卷。清·王道纯在宋·崔嘉彦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注释。原附于本草品汇精要之后。上卷以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之理,参合人个见解,以另分子目的方式诠释崔氏;下卷扼要叙述四,并附(指高阳...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92.htm

四言举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二卷。清·王道纯在宋·崔嘉彦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注释。原附于本草品汇精要之后。上卷以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之理,参合人个见解,以另分子目的方式诠释崔氏;下卷扼要叙述四,并附(指高阳...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44.htm

百病死生_儒门事亲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热盛,脉浮大者,生;沉小者,死。伤寒已得汗,脉沉小者,生;浮大者,死。温病三、四日以下,不得汗,脉大疾者,生;脉细小难得者,死不治。温病穣穣大热,其脉细小者,死。(千金“穣穣”“作时行”)温病下痢,腹中痛甚者,死不治。温病汗不出...

http://qihuangzhishu.com/639/557.htm

百病死生要诀_备急千金要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死。(脉经云∶时行作穣穣。) 温病下利,腹中痛甚者死,不治。 温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厥逆汗出,脉坚强急者生,虚缓者死。 热病二三日,身体热,腹满头痛,食饮如故,脉直而疾者,八日死。 四五日头痛腹痛而吐,脉来细强,十二日死。 八九日...

http://qihuangzhishu.com/221/1749.htm

说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诊病之,在知表、里、虚、实、逆、从六字。第欲临时知之明,必于读书时知之豫。夫仲景之辨表、里二字亟矣,而喜言统治者或不信,谓论症,概以六经脏腑为别,何尝有所谓表、里者?不知两经为针法设,不为药法设。针法在取穴,但审其何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9-2.html

共找到473,3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