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针刺手法名。指针从深部退至皮下出的方法。《经指南》:“退者,为补泻欲出时,各先退一豆许,然后却留,主可出之。”《针灸问对》又掺以呼吸,分别补泻,提出:“凡施补泻,出豆许,补时出宜泻三吸,泻时出宜补三呼,再停少时,方可出...

http://qihuangzhishu.com/194/81.htm

退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针刺手法之一。指针入体内一定的部位后,逐渐由深至浅向外退出体(以不拔出皮肤外面为度)的方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tuizhen-2463.html

经》_《侣山堂类辩》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灵枢》古名《经》,《隋书·经籍志》谓之《九灵》,唐·王冰改为《灵枢》,盖亦有所本也。其中脏腑阴阳,雌雄配合,精神气血,生死原流,营卫之经行出入,经脉之终始循环,三阴三阳有血气之多少,手经足经分尺寸之短长;五脏五行之气外合皮肉筋骨,...

http://zhongyibaodian.com/lvshantangleibian/803-5-15.html

药合用降眼压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张治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治疗眼科病证的适应证较少,临床报道也不多。最近,笔者在跟随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吉教授门诊时发现,药并用可降低眼压,现总结如下。 吕某,男,21岁,2008年3月29日首诊。主诉:头痛目眩,视物不清10余年,近...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8854.html

疮疡用宜禁_《外科枢要》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外血反泄。若疮浅而深,内脓虽出,良肉受伤。若元气虚弱,必先补而后,其脓一出,诸症自退。若脓出而反痛,或烦躁呕逆,皆由胃气亏损,宜急补之。若背疮热毒炽盛,中央肉黯,内用托里,壮其脾胃;外用乌金膏,涂于黯处,其赤处渐高,黯处渐低,至六七...

http://qihuangzhishu.com/773/7.htm

灸法应用较广泛,温更偏爱_【中医宝典】

...古代的和灸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历史上专门施行灸法的医师称之为“灸师”,如唐代韩愈《谴疟鬼》诗说:“灸师施艾柱,酷如猎火围”。浙江有许多针灸医家偏重于灸法,其应用较为广泛。如闻人耆年的《备急灸》是古代灸法专著之一。王执中的《冰片、麝香、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31.html

头皮_【中医宝典】

...,即为本区。 主治:小脑损害引起的平衡障碍。 上面7个头皮刺激区在临床上最为常用,另外尚有血管舒缩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运用区、胃区、胸腔区和生殖区等7个区,因不太常用,故略而不。 【器具药物】 头皮一般选用 28~30号1.5~2...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19.html

脊椎九宫穴_针灸临床_【中医宝典】

...进针方向。若在进针过程中,下阻力突然消失,而出现落空感时,说明针尖已进入椎管内之硬膜外腔,应迅速退少许,不可继续进针。若进针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肢体抖动,应立即将提起,谨防刺伤脊髓。2.针刺巽、兑、坎、离、艮、震六宫时,针尖应略向椎体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338.html

十四法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针刺基本手法,窦汉卿《经指南》中归纳为下十四法。即动、摇、进、退、搓、盘、弹、捻、循、扪、摄、按、爪、切等法。《金针赋》对此作了总结归纳,把它连贯起来说:“爪而切之,下之法;摇而退之,出之法;动而进之,催之法;循而摄之,行气之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8-1.html

辩_《景岳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按之,若牢硬未有脓也,若半软半硬已有脓也。又按肿上不热者,为无脓。热甚者,为有脓,宜急破之。立斋曰∶疮疡之证,毒瓦斯已结者,但可补其气血使脓速成。脓成者,当验其生熟浅深,视其可否,而去之。不可内消之法。小按便痛者,脓浅也。大按方痛者,脓...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yuequanshu/124-60-12.html

共找到112,1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