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概念与经络系统_经络养生_【中医宝典】

...复杂的联络交会,组成了经络系统,把人体五脏六腑、肢体官窍及皮肉筋骨等组织紧密地联结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上下,调节人体功能的一种特殊的通路系统。 二、经络系统经络系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371.html

元气不可形质拘_《冯氏锦囊秘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况痘有经络部位不同,多寡大小之不一,气运时令之不齐,调摄受养之得失,岂可以形体哉!故痘之经络既正,颗粒稀朗,气运淑顺,调摄合宜,枭毒原浅,则瘦小而元气实者固不为害,即瘦小而元气弱者亦有生矣。如痘之经络错犯,点数密,此时令乖逆,调护戾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fengshijinnangmilu/342-31-7.html

治病不必经络脏腑_《医学源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之经络脏腑,夫人知之。于是天下遂有因经络脏腑之说,而拘泥附会,又或误认穿凿,并有借此神其说以欺人者。盖治病之法多端,有必求经络脏腑者,有不必求经络脏腑者。盖人之气血,无所不通,而药性之寒热温凉,有毒无毒,其性亦一定不移,入于人身,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uanliulun5175/160-3-6.html

彝族气血经络理论_民族中医彝医_【中医宝典】

...路线,并按其路线运行,周行全身,发挥其营养作用。这种被称为“气路”的循行路线就是经络。《西南彝志·人的血气篇》说:“清气三条路。气路第一条,由心中经过;气路第二条,是经肝和肺;气路第三条,发源于中焦。浊气三条路。为首的一条,起始于中焦,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093.html

经络 气血循环的高速路_【中医宝典】

...头顶再往前穿过两眼之间,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任督二脉若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进而能改善体质,强筋健骨,促进循环。 说到这里有朋友会说:“中医讲究气血循环,经脉之间本来就是通的,为何还有打通一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221.html

治病不必经络脏腑_《医学源流》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病之经络脏腑,夫人知之。于是天下遂有因经络脏腑之说,而拘泥附会,又或误认穿凿,并有借此神其说以欺人者。盖治病之法多端,有必求经络脏腑者,有不必求经络脏腑者。盖人之气血,无所不通,而药性之寒热温凉,有毒无毒,其性亦一定不移,入于人身,其...

http://qihuangzhishu.com/160/9.htm

经络调治疾病的原理_【中医宝典】

...全身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三是感应传导作用:在针灸时,病人出现酸、胀、麻、重等感觉称为“得气”。针刺感觉沿着经络循行部位而传导、放射,称为“行气”。得气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感应和传导作用的具体表现。当然,在病理状态下,经络亦可成为病邪侵入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43.html

明疮疡生十二经络气血多少_《外科启玄》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经用药.当知气血多少.多则易愈.少则难痊.疮科之医.明此大理.不致有犯禁颓败坏逆之失也.如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肺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此六经皆多气少血.凡有疮疡.最难收口.如手厥阴心胞络经.手太阳小肠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qixuan/730-8-8.html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经和络的总称。经,又称经脉,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纵行的主干。故曰:“经者,径也。”经脉大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部位。络,又称络脉,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5-1.html

什么是经络_【中医宝典】

...:认为经络中的气血是指人体的体液,经络是体液的运行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  (3)能量: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传输通道。  (4)我国学者孟昭威提出第三平衡学说,认为从经络传感速度介于神经、体液之间看,经络是协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168.html

共找到225,8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