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对于本文就常有难以明白之处的。 一九三一年八月十二日,洛文记于西湖之避暑吟诗堂。 【注解】 〔1〕本篇连同《肥料》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十月《北斗》月刊第一卷第二号。译者署名隋洛文。印入《一天的工作》单行本相关的“后记”,字句上...
...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原是剧中主角哈姆雷特的台词。 〔8〕雪莱(P.B.Shelley,1792—1822) 英国诗人。他反对专制统治,曾因作《无神论的必然性》一文被大学开除。后参加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被迫离开英国。著有长诗《伊斯兰的起义》...
...托尔斯泰短篇集》内。 发行所同上。 《十二个》,胡学〔9〕译。《未名丛刊》〔10〕之一。北京北新书局发行。 一九二八年十月九日,译者附记。 【注解】 〔1〕本篇连同《北欧文学的原理》的译文,最初印入《壁下译丛》。 〔2〕片上先生 即片上伸。 〔...
...《俄罗斯的童话》小引〔2〕 这是我从去年秋天起,陆续译出,用了“邓当世”的笔名,向《译文》〔3〕投稿的。 第一回有这样的几句《后记》: “高尔基这人和作品,在中国已为大家所知道,不必多说了。 “这《俄罗斯的童话》,共有十六篇,每篇独立;...
...动植物的名字译得很杂乱,别有一篇小记附在卷尾,是希望读者去参看的。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日重校毕,并记。 【注解】 〔1〕《桃色的云》 爱罗先珂以日文写作的三幕童话剧,译文曾陆续发表于一九二二年五月十五日至六月二十五日的《晨报副镌》。单行本于...
...1949) 苏联作家。早期作品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一九○五年革命后,转而以工人革命斗争为主题。《铁流》,描写红军游击队与敌人斗争的长篇小说,发表于一九二四年,有曹靖华译本,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上海三闲书屋出版,鲁迅写有《编校后记》,现收入《集...
...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一年十月《小说月报》第十二卷第十号《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后收入《现代小说译丛》第一集。 〔2〕明那·亢德(1844—1897) 通译康特,芬兰女作家。曾参加资产阶级民主改革运动,作品有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剧本《...
...大约也不必虑的。 倘使这《域外小说集》不因为我的译文,却因为他本来的实质,能使读者得到一点东西,我就自己觉得是极大的幸福了。 一九二○年三月二十日,记于北京。 【注解】 〔1〕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二一年上海群益书社合订出版的《域外小说集》新版本...
...的攻难。论文多收《三浦右卫门的最后》译者附记在《小泉先生及其他》、《出了象牙之塔》及殁后集印的《走向十字街头》中。此外,就我所知道的而言,又有《北美印象记》,《近代文学十讲》,《文艺思潮论》,《近代恋爱观》,《英诗选释》等。 然而这些不过是...
...实生活,颇富于讽刺和诙谐。这篇《连翘》也是一个小标本。 他是艺术家,又是革命家;而他又是民众教导者,这几乎是俄国文人的通有性,可以无须多说了。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二日,译者记。 【注解】 〔1〕本篇连同《连翘》的译文,均收入《现代小说译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