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者攻之指病邪留滞于体内,要用药攻逐它。 【留者攻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病邪留滞于体内,要用药攻逐它。气、血、痰、水等都能留滞。气滞须“行气”,血滞而瘀须“袪瘀活血”,痰饮滞留必须“涤痰”,水留于内应予“逐水”法。...
...寒病生。火中不可无水,无水则阳胜而热病起。但当详辨阴阳,则虚损之治,无余议矣。如水亏者,阴虚也,则宜大补真阴,不可再伐阳气。火亏者,阳虚也,只宜大补元阳,不可再伤阴气。盖阴既不足,而复伐其阳,阳亦亡矣。阳既不足,而复伐其阴,阴亦损矣。夫治虚...
...化痰,抑制病灶发展,体现《素问.至真要大论》:“坚者削之,结者散之,客者除之”之论。顾氏提出“祛邪可以安正,治标可以固本”的学术观点,具体应用于乳癌的诊治方药上,即告诫首当辨别阴阳,其次分清寒热虚实,顾氏“邪去正安”的立论也反映出辨病寓于辨证...
...戴元礼曰∶血大至曰崩,或清或浊,或纯下瘀血,势不可止。有崩甚腹痛,人多疑恶血未尽。又见血色瘀黑,愈信恶血之说,不敢止截。大凡血之为患,欲出未出之际,停在腹中,即成瘀血,以瘀为恶,又焉知瘀之不为虚冷乎。瘀而腹痛,血行则痛止。崩而腹痛,血住则...
...宜开结痰,行滞气,消污血。慎斋按∶以上三条,序血崩之属污血痰涎,实邪为病也。凡病先明虚实寒热,如崩漏证,有虚有实,有寒有热。虚者主于血虚气虚,阴虚阳虚。实者主于污瘀恶血,痰涎郁滞。虚则为寒为冷,实则为火为热。此证之不可不先辨者也。...
...临床上,在治疗妇女痛经的过程中,首先应辨虚、实、寒、热、瘀即可。就临床体会言之:虚证痛经大多属于功能性者为常见,中药的治愈率较高;实证痛经多有器质性改变为常见,如子宫1过于前屈或后倾,子宫颈管狭窄等,中药治疗的显著有效率相对较低。治疗痛经...
...病证名。为血崩症型之一种。出《傅青主女科》卷上血崩篇。多因登高坠落或闪挫受伤,损及冲任,以致恶血下流,有如血崩之状者。症见阴道流出血量增多,色鲜红或黑黯有块,腹部按之疼痛。治宜行气祛瘀,方用逐瘀止血汤,或用七厘散、益母膏等。...
...有着牢固的实践基础。对中医阴阳理论的学习,应重感悟,转换思维,不可钻牛角尖,认死理。应动态地看待阴阳学说。阴阳学说也绝非能用一种季节病,一片树叶之上下而能说明的。 阴阳对立说明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有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但万事万物的对立仅是...
...。用于暴崩厥脱,大汗亡阳者。若伴舌淡红,两颧淡红,为阴阳俱脱,于上方中加入五味子9克、沙参15克、麦冬10克,用于急救暴脱者。 3.文条熏隐白穴,或文灸百会穴。 4.断红穴 食指和中指间进针,先针后灸,留针20分钟。 5对症处理 输液、输血...
...一钱) 当归白术(各五钱) 白芥子(一钱)水煎调服。妇人有升高坠下,或闪跌受伤,以致恶血下冲,有如血崩者,若作血崩治之,用止涩之药,适所以害之也。其症必然按之疼痛,久则面目痿黄,形容枯槁。治法须行血去瘀,活血止疼,则其血自止。苟不解其瘀痛,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