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在lyme镇将成批儿童发生的莱姆病关节误诊为幼年型风湿性。根据莱姆病发病的季节性和地区发生,早期出现慢性游走性红斑,关节炎持续时间一般少于6周,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特异性抗burgdorfer疏螺旋体抗体阳性,及对抗生素治疗有效等特点...
...(一)发病原因 莱姆病的病原体在1982年由Burgdorferi和Barbour等首先证实是一种新种疏螺旋体,称为伯氏包柔螺旋体(B.Burgdorferi),简称伯氏疏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是一种单细胞疏松盘绕的左旋螺旋体,长10~40...
...莱姆病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康涅狄格州的莱姆地区首次发现的,故病在欧美等美国多见,主要是居民到乡间别墅休闲时,被别墅附近的绿草中的。 蜱叮咬所致,这种蜱在森林山间及效外较多,每年的3月—10月为活跃期。 莱姆病是由蜱作为传播媒介,由...
...有效和安全,首剂注射后第1个月和第12个月分别加强注射1次。国内根据流行基因型,研制莱姆病的疫苗也已经启动。 1.管理传染源 疫区应发动群众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灭鼠。对感染的家畜及宠物应进行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主要是消灭硬蜱,应结合...
...莱姆病流行区的sheltter岛上,悼念解剖达敏蜱126只,发现其中77只有螺旋体,并主要集中在中肠。将受感染的蜱移寄于8只新西兰白兔,10—12周后,全部兔的皮肤发生红斑。经测定病兔血清抗螺旋体抗体均为阳性。同时发现莱姆病患者血清抗该...
...莱姆氏病,莱姆疏螺旋体病,赖姆疏螺旋体病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莱姆疏螺旋体病(Lyme borreliosis)。疾病初期常以慢性游走性红斑为特征。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心脏、神经和...
...莱姆病的病因未确定之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慢性游走性红斑和流行病学史。但是,对于那些缺乏皮疹而有神经、心脏和关节疾病的患者诊断则较困难。burgdorfer疏螺旋体的发现为本病提供了特异性性诊断论据。但是,从患者液或其他标本检出螺旋体...
...明矾为基础的佐剂。 轻度不良反应 在一次随机对照临床试用(第三阶段)中,在31个地点总共选择了生活在莱姆病流行地区的年龄为15 – 70岁的10 936名实验对象。他们随机分组以接受三剂疫苗或安慰剂(steere等,1998)。5 469名...
...麻痹大意。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治愈莱姆病的关键。由于此病1984年方被正式命名,故我国的许多患者甚至医务工作者还不熟悉,要提高警惕,以免误诊和漏诊。...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由伯疏螺旋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以侵犯人体多系统器官,主要累及皮肤、神经系统、关节、心脏及眼组织。...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