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疽总论治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急用通利之方,使脏腑宣通,方为佳兆。如十日之后,疮尚坚硬,必须用铍针,当头点破;半月之后,脓尚少者,急用药筒之,脓血胶粘者为顺,紫血稀水者为逆;过二十一日,纵有稀脓,亦难治矣。若已溃之后,腐仍不脱,堵塞疮口者,用刀剪当头剪开寸余,使脓...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62-63.html

痈疽总论治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急用通利之方,使脏腑宣通,方为佳兆。如十日之后,疮尚坚硬,必须用铍针,当头点破;半月之后,脓尚少者,急用药筒之,脓血胶粘者为顺,紫血稀水者为逆;过二十一日,纵有稀脓,亦难治矣。若已溃之后,腐仍不脱,堵塞疮口者,用刀剪当头剪开寸余,使脓...

http://qihuangzhishu.com/337/1563.htm

煮药拔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水罐的一种。《外科正宗》称药筒、煮筒。以竹罐与中药液同煮后,乘热行拔罐的方法。参见水罐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6/510.htm

痈疽总论治_《外科心法要诀》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通利之方,使脏腑宣通,方为佳兆。如十日之后,疮尚坚硬,必须用铍针,当头点破;半月之后,脓尚少者,急用药筒之,脓血胶粘者为顺,紫血稀水者为逆;过二十一日,纵有稀脓,亦难治矣。若已溃之后,腐仍不脱,堵塞疮口者,用刀剪当头剪开寸余,使脓管通流...

http://qihuangzhishu.com/629/38.htm

明代时期拔罐简史_拔罐文化_【中医宝典】

...拔罐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 当时一些主要外科著作几乎都列有此法。主要用于吸脓血,治疗痈肿。在吸方法上,较之前代,又有所改进。用得较多的是将竹罐直接在多味中药煎熬后的汁液中,煮沸直接吸。所以,竹罐又被称之为药筒。明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83.html

药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拔罐的一种。见《外科正宗》。亦称药筒,是拔罐与药物疗法结合在一起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拔罐的操作,有利于药物的渗入和吸收,以温通经络,祛风除湿,舒筋止痛。适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急慢扭伤,哮喘,气管炎,早期乳腺炎等症。所用的药液,可...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863.htm

论吸脓_《疡医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陈实功曰∶古之良医,有好生之德,以口吮脓,后世人渐嫌秽,每多重手强挤,致患者野狼狈不堪,或因循听其自溃,脓毒不得外发,必致内攻,乃生烦躁,重如负石,非用药筒提内蓄之脓,毒瓦斯终难外泄也。预用径口一寸二三分新鲜嫩竹一段,长七寸,一头留节...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yidaquan/344-14-3.html

论吸脓_《疡医大全》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陈实功曰∶古之良医,有好生之德,以口吮脓,后世人渐嫌秽,每多重手强挤,致患者野狼狈不堪,或因循听其自溃,脓毒不得外发,必致内攻,乃生烦躁,重如负石,非用药筒提内蓄之脓,毒瓦斯终难外泄也。预用径口一寸二三分新鲜嫩竹一段,长七寸,一头留节...

http://qihuangzhishu.com/344/201.htm

拔罐疗法发展概况_拔罐文化_【中医宝典】

...发展为药筒,即先将竹罐在按一定处方配制的药物中煮过备用,需要时,再将此罐置于沸水中煮后,乘热在穴位上,以发挥吸和药物外治的双重作用,然而,此时的药罐,药物种类及用量均较少,是药罐的开端。 在明代,拔罐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88.html

推拿手法之颈部_推拿手法_【中医宝典】

...又称抻、拽,因需用力牵引或牵拉,又称牵引。 操作时用力应稳而持续,要根据不同的部位和治疗的需要,掌握好伸的力量和方向,切不可突然大力猛烈牵拉,以免引起不良后果。很多情况下又参加到复合手法中使用。 颈部,有两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571.html

共找到112,4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