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其母名曰乌头。 气味 辛、温、有大毒。 主治 少阴伤寒(初得二、三日,脉微细,但昏昏欲睡,小便白色)。用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水七升。先煮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药,煮汁成三升,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
...则多泄,“夹有赤白冻者,先生则用温补中州,佐以苦辛通降,风能胜湿法。予附子理中合川连、防风,真所谓药证相对。如”马,幼,多食则多泄,其排泄依旧是红白冻,以非痢。炮附片、土炒党参、粉甘草、炒防风、炮姜炭、焦白术、川雅连”。寒湿内蕴,脾阳不足,...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来源 《重订严氏济生方》参附汤。 应用 红参甘温,大补元气,附子大辛大热,温壮元阳,二药相配,共奏回阳固脱之功。《医方论">删补名医方论》言:“补后天之气,无如人参;补先天之气,无如附子,此参附汤之所...
...10克,与米同煮为粥。【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止痛。用于寒湿痢疾、里急后重、腹中绞痛、喜按喜暖者。【用法用量】空腹食用。【摘录】《太平圣惠方》▼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药粥疗法》:附子粥【处方】制附子3-5g,干姜1-3g,粳米30-60g...
...医话》中说:“余实已经过数十年之临床实验,以附子、大黄加入治疝气之药中,迅收特效。”确为经验之谈。本方还可以用来治疗慢性附睾丸炎、鞘膜积液等。...
...《妇人大全良方》附子理中汤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昔有武士守边,大雪出帐外观瞻,忽然晕倒,时时继作,随行医官灌以此药,两剂遂醒。大附子(炮) 人参(去芦) 干姜(炮) 甘草(炙) 白术(等分)上细锉,每服四钱重。水一盏半,煎...
...目录 《易简》附子补中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易简》:附子补中汤【处方】人参2两,干姜2两,白术2两,甘草2两,橘红1两,茯苓1两,附子1两。【功能主治】溏泄不已。【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煎至6分,食前热服。...
...目录 《鸡峰》理中附子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鸡峰》:理中附子汤【处方】干姜1两,甘草1两,附子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下痢呕逆,胸中闷乱,心腹并痛,手足躁扰,卧不安席,服药但增烦热,利不禁,脉小者。【用法用量】每服5...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来源 《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 应用 大黄通腑排毒,去陈垢而安五脏,附子温补脾肾,二药合用排泄浊毒,温润泻下,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后期浊毒内蕴者。 心得 大黄、附子温下排毒,适于糖尿病肾病晚期体质虚弱而...
...中指出”清晨五时泄泻二次”,但却撤去益智仁,又未增入治五更泄泻的常用方四神丸中任何一味药,这说明并未作肾泄论治。至于紫桂不仅1~3诊中均有,且由初诊时的日用量1.8g,至2~3诊中增加为3g。这是因为二诊时腹痛甚剧,而紫桂温阳散寒之力甚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