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排挤苏轼

...上也该相当和善吧,“与轼论旧”,把苏轼的新作抄录了一通。但回到首都,他立即用附笺的方式,把认为是诽谤的诗句一一加以详细的“注释”,“发现”、“发明”这些诗句如何居心叵测,反对“改革”,讽刺皇上等等,然后交给了最高领袖。 不久,苏轼因为在诗文...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069.html

反对判断的解释_反对判断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的两个判断。如“逻辑学是无用的”和“逻辑学是万能的”就是反对判断。对于反对判断,可以由一个判断之真推出另一个判断之假,但不能由一个判断之假推出另一个判断之真。...

http://hanwen360.com/c/58604.html

苏轼列传_史书_【文学360】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祐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06.html

苏轼的书画成就_文学家_【文学360】

...苏轼的书法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52.html

苏轼的艺术成就_文学家_【文学360】

...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07.html

苏轼的仕途_文学家_【文学360】

...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神宗时苏轼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元丰二年,四十三岁时,发生了著名的李定“乌台诗案”,他因此事入狱,几死,因为写文章称赞朝廷,朋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33.html

苏轼与茶

...或遭贬谪,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处,凡有名茶佳泉,他都留下诗词。如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苏轼任徐州太守时作有《浣溪沙》一词:“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形象地再现了他思茶解渴的神情。“白云峰下两旗,腻绿长鲜谷雨...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372.html

超然台记评析_【古诗文大全】

...苏轼调任密州知州第二年,修复了一座残破的楼台,他的弟弟苏辙为这座台起名叫“超然”。苏轼便写了这篇《超然台记》,以表明超然物外、无往而不乐的思想。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过于急切,以及任人不当,导致有诸多弊端的这种情况,而自请外调。他一生...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873.html

苏轼的文学艺术_文学家_【文学360】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68.html

反对概念的解释_反对概念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同一个属概念下两个外延互相排斥、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的概念。如“动物”和“植物”就是反对概念,因为它们的外延互相排斥,其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生物”的外延。...

http://hanwen360.com/c/58603.html

共找到136,7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