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大的相同性(或同源性,homogeneity),功能上也较为类似。因此,关于跨膜信号传递的研究,早已超出了递质或激素作用机制的范畴,成为细胞生理学中一个有普遍意义的新篇章。试想,人体细胞都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因而一个感光细胞或一个普通体细胞...
...心律失常可由冲动形成障碍和冲动传导障碍或二者兼有所引起。(一)冲动形成障碍1.自律性增高 自律细胞4相自发除极速率加快或最大舒张电位减小都会使冲动形成增多,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此外,自律和非自律细胞膜电位减小到-60mV或更小时,就引起4...
...4-5 心脏各部分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和兴奋传导速度SAM:窦房结 AM:心房肌 AVN;结区 BH:希氏束 PE;哺肯野纤维TPF:末梢浦肯野纤维 VM:心室肌传导速度单位m/s浦肯野纤维网:是左右束支的最后分支,由于分支很多,形成网状,...
...有人观察到,在适宜条件下,两栖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离体心脏,在未受到任何刺激的情况下,可以长时间地、自动地、有节奏地进行兴奋和收缩。但是,只有到了近代,根据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的跨膜电位是否具有4期自动去极化这一特征,才确切地证明,并不是所有...
...发病机制,也不能由心电图推测出来。尽管如此,认识这些可能的机制有助于我们了解室速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1.自律性异常 一些具有正常自律性的细胞诸如窦房结和房室结细胞可自发除极,在膜电位达到阈值后触发一次动作电位。自发除极以及心肌细胞跨膜电位...
...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654-2)及麻黄碱类药等,心率可不同程度增快。 (二)发病机制 1.激动起源失常 心脏内许多部位均有自律细胞,具有自律性,其电生理基础是4相舒张期自动除极化活动。正常时窦房结自律性最强,发放冲动的频率最快,以下...
...等[17]事先用低氧(4%O2)处理沙土 鼠后恢复常氧48 h或7 d,发现海马MnSOD有渐进而持续的表达。以上研究表明,自 由基及其内源性清除酶系统参与了低氧预适应的形成和发展。� 2.7 其他机制� 预适应可以降低细胞能量代谢。有实验...
...+通道是关闭的;另一方面,当膜电位由静息水平去极化到阈电位水平(膜内-70mV)时,就可以被激活,Na+通道迅速开放,Na+因而得以快速跨膜内流。Na+通道激活后就立即迅速失活,此时通道关闭,Na+内流迅速终止。Na+通道的激活和失活,都是...
...近些年女性卵巢的发病机率较高,特别是卵巢囊肿。一旦女性发生卵巢囊肿,那么直接的就威胁女性的怀孕功能。虽然卵巢囊肿大部分都是45岁以上的女性,但是现在卵巢囊肿的患者却越来越年轻化。那么为什么女性会发生卵巢囊肿呢? 卵巢囊肿的形成机制 ...
...腹水形成的机制为钠、水的过量潴留。肝腹水是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失代偿期患者75%以上有腹水,形成原因有: (一):门静脉压力增高:肝硬化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引起肝内血管阻塞,导致门脉压力增高,再加上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这一因素,致使肝窦内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