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不可用白芍辨_《温病条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朱丹溪谓产后不可用白芍,恐伐生生之气,则大谬不然,但视其为虚寒虚热耳。若系虚寒,虽非产后,亦不可用;如仲景有桂枝汤去芍药法,小青龙去芍药法。若系虚热,必宜用之收阴。后世不善读书者,古人良法不知守,此等偏谬处,偏牢记在心,误尽大事,可发一叹...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bingtiaobian/681-9-9.html

临床应用_《药理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效果。维拉帕米的负性肌力、频率作用较显,地尔硫降低血压、减慢心率较强,二药都可应用。硝苯地平降低后负荷较明显,其反射性加快心率的作用可能诱发心绞痛,幸长期给药时未见此不良反应。(3)不稳定型心绞痛:较为严重,昼夜都可发作,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http://qihuangzhishu.com/951/214.htm

产后不可用白芍辨_《温病条辨》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朱丹溪谓产后不可用白芍,恐伐生生之气,则大谬不然,但视其为虚寒虚热耳。若系虚寒,虽非产后,亦不可用;如仲景有桂枝汤去芍药法,小青龙去芍药法。若系虚热,必宜用之收阴。后世不善读书者,古人良法不知守,此等偏谬处,偏牢记在心,误尽大事,可发一叹...

http://qihuangzhishu.com/681/51.htm

产后滞下不可用下药_《女科经纶》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缪仲淳曰∶凡产后痢,积滞虽多,腹痛虽极,不可用大黄等药行之,致伤胃气,遂不可救。但用人参、归、芍、红曲、醋炒升麻,倍加甘草与益母草、滑石足矣。若恶露未尽,兼用乳香、没药、砂仁、阿胶,自愈。慎斋按∶以上五条,序产后有痢疾之证也。痢本于外感六...

http://qihuangzhishu.com/670/536.htm

小儿腹痛_儿科偏方_【中医宝典】

...腹痛的疾病很多,因此需要去看医生。但功能性肠绞痛可用简易疗法进行治疗。功能性肠绞痛的主要症状是腹痛时作时止,发作时疼痛剧烈,但腹部柔软,无包块,缓解时无任何症状,一般发生在3~7岁的小儿,预后良好。 [主要症状] 腹痛的程度、性质、伴随症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381.html

推荐:用温热法护理虚寒腹痛病人_【中医宝典】

...虚寒腹痛的症状表现为:腹痛绵绵,或拘引作痛,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饥饿及疲劳后更甚,大便稀,兼有神疲气短、畏寒肢冷,面色无华等症。护理此类腹痛病人要着重使用温热法。 1.此类病人腹痛遇寒而发,所以病室应温暖向阳,多加衣被。尤需注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253.html

羌活酒二(产后腹痛)_百病药酒_【中医宝典】

...羌活酒主治产后中风腹痛。 【来源】《圣济总录》 【配方】羌活(去芦头剉)。 【制法】上一味,以醇酒煎半两。 【主治】产后中风腹痛。 【用法】候浓温服。 说明:可用羌活15克,用醇酒一杯煎约半杯(35毫升),候浓温服,主治同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jiu/a14509.html

产后腹痛的原因_产后腹痛是什么引起的_查症状_【疾病大全】

...,无须用药处理。一般产妇在产后3~5天,疼痛就会自然消失,个别痛得厉害的可以吃些止痛片和益母丸,也可用热水袋、热盐袋放在下腹部热敷。 ●受冷:如果产妇受冷,或腹部触冒风寒而引起。此时血脉凝滞、气血运行不畅,若给小腹“保暖”或者轻柔安抚一下...

http://jb39.com/zhengzhuang-bingyin/ChanHouFuTong337007.htm

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性腹痛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之品,损伤脾胃所致的腹痛。表现为胸脘痞闷、胃纳减退、嗳腐吞酸、脘腹胀痛、口臭苔厚等,婴幼儿可吐出不化奶块或未消化食物,或有哭闹烦躁现象。治宜消食导滞,方用保和丸加减,亦可用焦三仙治疗。 3.寒凝腹痛:小儿平素体质较弱,当气温变冷,寒邪易侵袭...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950.html

网状青斑症的治疗方法_风湿免疫网状青斑症_【中医宝典】

...【治疗】 1.一般注意防寒保暖. 2.症状性表现必须治疗原发病. 3.扩管剂药物:维生素pp(商品名烟酸,nicotinicacid),100mg,每日3次,口服.或硝苯地平(nifedipin,商品名心痛定),10mg,每日2~3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5927.html

共找到64,48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