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脉之相兼脉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脉沉濡虚损,主憎寒发热。脾脉沉濡主少气。” 濡脉之相兼脉中,《三因方》、《医学入门》均言:“濡而弱,内热外冷。”考濡脉体象,细软见于浮分,弱脉体象,细软见于沉分。濡而弱之脉象,当是浮沉均细软无力,此是阴阳俱虚之候。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90.html

正常脉象_【中医宝典】

...(一)正常脉象的特点 正象脉象的特点是:一息四至,闰以五至,相当于每分钟70~80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寸关尺三部均可触及,沉取不绝。这些特点在脉学中称为有胃、有神、有根。 1.胃 亦称胃气。表现为脉位不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6.html

芤脉之相兼脉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芤脉本主虚候,其相兼脉主病,视其兼脉而定,有虚中更虚者,有虚中夹实者。浮芤之脉主出血之证,以其芤脉本以浮大中空之象,再兼浮者,是大出血后,浮阳外越之危候。 《脉经》:“微芤者衄血,尺中微芤,小便血。” 《三因方》:“微芤为衄血。” 《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52.html

中医脉象之滑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只以脉象的流利程度言,较正常脉象为流利即可构成不同程度的滑脉,不应当含有其他因素。 3、滑脉之指感为流利感,古人提出的流利展转,如珠走玉盘、滚珠、如荷露等带有客观性质的形容,都可以参照帮助说明滑脉的性质指下的感觉。 4、滑脉被一部分文献...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2.html

社会经济现象与中西医类比趣话_【中医宝典】

...中医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内搞活”,西医是对外开放。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虽然有许多中药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但中医的基本方法论是强调通过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与疾病抗衡的(有些中药不直接具有抗某种细菌或病毒作用,但可以促使T淋巴细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901.html

脉象形成的原理_【中医宝典】

...(一)心、脉与脉象的关系 脉象是机体功能状态的外在表现。心、脉是脉象形成的主要脏器。心脏搏动是脉象形成的动力,血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两者是形成脉象必不可缺的脏器。 (二)气血与脉象的关系 气、血是构成人体组织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心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3.html

古代脉学中有关脉象变动对病机的认识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完全反映了这一精神实践,使诊断辨证的这一个系列达到统一。 脉诊一般说对疾病的诊断是没有持异性的,一个脉可以主多种病,一个病又可以出现不同的脉,脉名不过数十,兼脉在持列组合中亦不是都可以相兼的,但病名何啻千百,其变动则可以说是无际的,所以脉诊...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0.html

脉象仪_【中医宝典】

...,准确率超过95%。 令人想像不到的是,现在机器也可以把脉了,藉由感应器读取脉搏,判读出病人的身体状况,发明“脉象仪”的宿明良,师承大陆四大名医之一刘绍武。 花了几年心血,投资60万新币,宿明良他的研究团队,制造出老师一样精准的“人造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089.html

正常脉象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一)正常脉象的特点 正象脉象的特点是:一息四至,闰以五至,相当于每分钟70~80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寸关尺三部均可触及,沉取不绝。这些特点在脉学中称为有胃、有神、有根。 1.胃 亦称胃气。表现为脉位不浮...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68.html

09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考试大纲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寸口脉与脏腑的关系 2.切脉指法 3.寸口“三部九候”的概念 细目二:正常脉象 要点: 1.正常脉象的特点 2.正常脉象胃、神、根的含义 细目三:浮、散、芤、革脉 要点: 1.脉象特征及类比 2.临床意义 细目四:沉、伏、牢脉 要点: 1....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10.html

共找到688,2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