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相关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血管关系,微循环与皮肤关系分不开。中医经络网络系统和现代医学动静脉及微循环网络现象尽管提法不一,但用以说明中医诊断学之色有其相通之处。 与循环系统(动静脉) 《内经》三部九候遍诊法所部位都是可以触摸到动脉脉搏,后世独取...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96.html

藏医_【中医宝典】

...诊断,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诊断方法,全面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藏医要求患者在前一天禁食酒肉等难消化或性温、性凉饮食,保持良好起居饮食习惯和情绪,时间选在朝阳初露时,时患者不要讲话,不要突然闭气,以免影响脉搏。 藏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46.html

杨则民论_【中医宝典】

...中的“厂”字,读作AN,意思与“安”大体相同。 杨则民氏为近代著名中医,理论造诣很高。拙著《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曾有专节介绍。以下所引,是他对见解。杨氏所论或偶有不当处,但总体而言,笔者自觉不如杨氏认识精当。引文见杨氏遗著《潜厂医话》。...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90.html

含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含义是血脉经络,诊脉是对血脉经脉检查,由开始全面检查包括经脉、络脉、经水、经筋、皮部等全面了解,而不是单纯脉动,最主要是包括色诊或与色诊有一定交叉,逐步形成独立脉动。 自今天而言中医所指当然是跳动表现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56.html

合参之 问诊切诊_中医问诊_【中医宝典】

...类型等与疾病关系,针对妇女、小儿等不同对象,详察细辨。 在问诊时切忌给病人以暗示和误导,尤其与情志病人交谈,“诈病”者假诉,要有所识别取舍。 切诊主要含、触诊两部分。 一、 非常重要,但切忌夸张到神秘不可捉摸程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zhen/a11998.html

学看经验_【中医宝典】

...一、读 首先要说明,是初时学习,必须将书读熟,王叔和濒湖脉学体状诗说:“动脉摇摇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团,其原本是阴阳搏,虚者摇兮胜者安”。无头无尾是怎么说呢?那即是中央独动,两头都虚。也就是说:关上摇幌为动,寸尺则无此现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80.html

要领之察独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对此推崇备至,认为:“此独字,即医中精一之义。家纲领莫切于此”。 正常情况下,两手六部至数与力度处于相互平衡与协调状态,如刘河间所云:“不得独浮沉,独大小,独盛衰,独阴阳。须沉中有浮,浮中有沉,小中有大,大中有小,盛中有衰,衰中有盛,...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1.html

冲击(一)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舌形成了二次冲击,这二次冲击,是随着二次舌发展高潮而来。第一次冲击是从《金镜录》出现开始,《金镜录》抛弃中医传统诊法,即,专以舌辨证。 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舌形成了二次冲击,这二次冲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4.html

指法之调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医者以食指患者寸脉,中指关脉,无名指定势,是不可变更。准确地确定寸关尺三部,是正确进行诊脉保证。寸以候心肺之气,关以候肝脾之气,尺以候两肾之气。寸关尺部位若稍有不确,则所候脏腑之气,亦随之而乱。 所以,下指首先要按准寸关尺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7.html

临症千万不能丢_【中医宝典】

...?故抓住一个能够客观化东西,将中医理念发挥出来,从中体现出中医体系严密和精深,是一个很好入手处。下面介绍一下我心得: 我将寸口分为十点(十个部位),每一点再分浮中沉三位(其中八个部位),在临证诊病时,又将浮沉位再分为二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48.html

共找到1,113,7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