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应用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是一种简便而细致诊断方法,要想摸得准确,除掌握各种脉象特点,反复实践,认真分辨外,还要采用正确诊脉方法。 诊脉时,要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宜向前或略左右伸展平放,并注意使手臂位置心脏保持同一水平,直腕仰掌,以使血流畅通,不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8.html

中医师必须擅长——陈清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完全达到。”对此观点,笔者却不能认同,特陈先生商榷。 重视重要性 是中医诊疗特色之一,是千百年来中医临床诊断疾病重要手段和依据之一;“三个指头一个枕头”是昔日人们对中医师擅长描述。 “为医之关键,医不察,则无以别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516.html

中医切诊_中医四_【中医宝典】

...紧 脉象之缓部位 方法和注意事项 分类方法注意 理论依据 临床意义 起源 诊法之其他诊法 方法和注意事项 要领之察独 要领之六字诀 要领之区别阴阳逆顺...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qiezhen-712-1.html

指法之运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为“九候”二字,其意义正在于此。者不可不注意,举按诊法寸关尺三各自自然形成起伏之间区别。 当然,浮中沉三部之中,各自又有有力无力,如《濒瑚学》所分。以及略浮略沉之别,举按之时又宜细心体寨。 2推法。推法是将手指挪够于脉管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8.html

起源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血脉,检查方法中有诊脉动之方法。据《史记·仓公传》淳于意是西汉时人,受公乘阳庆之传,得黄帝扁鹊之书《五色诊病》,然而通过他“籍”所记,他法显然是扁鹊不同。不但是诊脉动而且已经有了弦紧等等后世一直沿用名,这...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8.html

藏医_【中医宝典】

...藏医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问三。望诊是察看病人体型肤色等外在体征,其中尿舌是重点观察对象;触诊是触摸全身寒热,皮肤润燥凸起等,切脉是一个很重要方面;问诊即询问病因患病时间患病部位症状等。一般来说,对一种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46.html

小儿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以区分寸尺三部,小儿科诊病注重辨形色审苗窍。后世医家有一指总候三部方法,是小儿主要方法小儿成人脉有所不同。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以区分寸尺三部,再则小儿就诊时容易惊哭,惊则气乱,气乱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1.html

华氏缔造神医摇篮_【中医宝典】

...检验方法,这当今社会所倡导无创伤简单易行诊断原则相违背。再有仪器检查另一个问题是极不方便,医生不能走到哪里都把所有仪器都带上,所以说现代医生要是不让他们用仪器查病,他们什么病也看不出来! 华氏诊法是以中医诊断学为基础发展起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8.html

探秘_【中医宝典】

...遥远,她就在我们身边。——编者 中医摸能不能诊病?答案是肯定。但是,必须承认这种“以测证”方法可能不准确。中医历来强调四合参,单纯分析由一种手段获得信息,肯定不如对多种手段获得信息综合分析来得可靠。 摸能知百病? 经常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853.html

诊断病有何奥妙_【中医宝典】

...就概念历史沿革分类特色进行了介绍,并诠释自己对新观点和发展思路。 轨迹清晰可见 什么是?教科书定义是,即切诊,是医生用手指切患者脉搏,感知脉动应指形象,以了解病情判断病证方法。 周达君说,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950.html

共找到1,095,0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