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及主之虚类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短临床意义: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损。气虚不足,无力鼓励血行,故短而无力,所谓"短则气"。也有因气郁血瘀,或痰滞食积,阻碍道,以致气不伸而见短,但短而有力,故短不可概作不足论,应注意之有力无力。 1、细 脉象特征:细如线...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20.html

二十八及主之实类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滑而冲和,此是荣卫充实之佳兆。"妇人脉滑而停经,应考虑妊娠。过于滑大则为有。 实类其他对比:实、长、弦、紧。 2、长 脉象特征:脉动应指的范围超过寸、关、尺三部,体较长。向前超逾寸部至鱼际者称为溢,向后超逾尺部者又称履...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18.html

辨太阴证并治·伤寒论

...太阴之为,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

http://wenxue360.com/guji/3703.html

辨太阴证并治·伤寒论

...太阴之为,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

http://www.wenxue360.com/guji/3703.html

辨少阳证并治·伤寒论

...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三阳合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伤寒三日,...

http://wenxue360.com/guji/3702.html

辨少阳证并治·伤寒论

...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三阳合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伤寒三日,...

http://www.wenxue360.com/guji/3702.html

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指疾病反应于脉象的变化。 【】 指疾病反应于脉象的变化。一般来说,除了正常生理变化范围的及个体生理特异之外的脉象,均属。例如同是洪数的,对于正在进行剧烈运动的人来说,乃是反应当时的生理状态,否则,即属。...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816.html

——欲知,必先识常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把它作为临床诊病、辨证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之一,故常用来识病因、析机、定位、辨性、测病势之进退预后等,尤其是在辨证候的真假、寒热、虚实之时,更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诊是一种技艺,《难经.六十一难》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737.html

序_《疠疡机要》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不劳而病自愈。间出《疠疡机要》一编,属其友沈生梓之以传。沈生读之,大率以己意而订古方,以医案而验治效,以调补为守备之完策,以解利为攻击之权宜。盖不出乎庙堂之讦谟,而坐得夫催陷廓清之术。假令业医者而执是焉,既不于滞而不通,又不于肤而无本,...

http://qihuangzhishu.com/340/2.htm

相兼、真脏及主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1.相兼 由于疾病岗常由多种病因相兼而致,因而脉象也常是两种以上的脉象相兼出现。凡脉象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复合构成者称为“相兼”或“复合”。 相兼脉象的主,往往就是各组成脉象主的综合,如浮紧多主外感风寒表实证或风寒湿痹;浮缓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00.html

共找到177,7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