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部中行十三_《针灸资生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俞部中行十三(图)大椎一.(一作 .)在第一椎上陷者宛宛中.针五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以年为壮(明云∶日灸七壮至七七壮.)甲乙云、大椎下至尾 骨二十一椎.长三尺.折量取俞.既曰大椎.又曰在第一椎上陷中.必是二.非二则不言在第一...

http://qihuangzhishu.com/660/13.htm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若手文。 又壽也。《爾雅·釋詁》,壽也。《詩·大雅》黃耉台。 又《魯頌》黃髮台。《傳》台,皆壽徵也。 又日旁氣也。《前漢·天文志》暈適。《註》孟康曰:皆日旁氣也。形如字也。如淳曰:凡氣向日爲抱,向外爲。 又《玉篇》堂北曰...

http://hanwen360.com/k/80CC.html

胸腹诸行列_《刺灸心法要诀》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胸博 中行凡七∶天突 璇玑 华盖 紫宫 玉堂 膻中 中庭(俱任脉)仰人诸经起止全图(图)俯人诸经起止全图(图)两旁第二行左右凡十二(去中行任脉二寸)∶俞府 中 神藏 灵墟 神封 步廊(俱足少阴)两旁第三行左右凡十二(自气户夹俞府旁二...

http://qihuangzhishu.com/772/43.htm

第二行自第一椎两旁挟脊各一寸半.下行至 骨下.及八 .凡四十四_《经汇解》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资生)按类经.金鉴.每作去脊中二寸.说既见.千金.类经.作项后.入门.作第一节外.下诸皆作几节外.王冰注气府论.刺疟篇.以俞为大杼.又注水热论.为风门热府.又注刺热论为未详.又注举痛论为心俞.令读者范然刺热论新校正曰.王注水热...

http://qihuangzhishu.com/912/26.htm

俞第二行四十四_《针灸资生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俞第二行四十四(图)大杼二.在项后第一椎下.两旁相去各寸半陷中.针五分.可灸七壮.(甲乙同)明云、禁灸.下经云、灸五壮.素同.(难疏.骨会大杼.骨病治此.)明堂云禁灸.而铜人云可灸七壮.必有说也.要非大急、不必灸.风门二.一名热府...

http://qihuangzhishu.com/660/14.htm

中行自第一椎.下行至尾 骨.凡十四_《经汇解》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按类经曰.此诸书皆失之惟气府论.督脉下.王氏注中.有此.及考之气穴论.曰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者.其即此.按气穴论曰.天突与十椎及上纪.次注曰.按甲乙经.经脉流注孔穴图经.当脊十椎下.并无目.恐是七椎.又注气府论曰.中枢在...

http://qihuangzhishu.com/912/25.htm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鍚,麇地。《水經注》中廬縣之西山謂之馬山。《左思·蜀都賦》嘉魚出于丙。《註》丙,在漢中沔陽縣北。 又《韻會》古切。《前漢·天文志》暈適。《註》孟康曰:,或作鐍,其形如鐍。如淳曰:凡氣在日上爲冠爲戴,在旁直射爲珥,在旁如半環...

http://hanwen360.com/k/7A74.html

前头面颈诸行列_《刺灸心法要诀》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头部顶中 中行凡一∶百会(属督脉)头部前 中行凡四∶神庭 上星 囟会 前顶(俱属督脉)两旁第二行左右凡八∶曲差 五处 承光 通天(俱足太阳穴)两旁第三行左右凡六∶临泣 目窗 正营(俱足少阳)正面部 中行凡五∶素 水沟 兑端 ...

http://qihuangzhishu.com/772/42.htm

侧头面颈肩诸行列_《刺灸心法要诀》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侧头部 左右凡二十八∶头维(足阳明) 颔厌 悬颅 悬厘 曲鬓 率谷 天冲 浮白 窍阴(俱足少阳) 角孙 颅息 脉 翳风 丝竹(俱手少阳)侧面部 左右凡十四∶客主人 听会(俱足少阳) 和 耳门(俱手少阳) 听宫(手太阳) 下关 ...

http://qihuangzhishu.com/772/46.htm

《刺灸心法要诀》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起止歌 十二经周流歌 十二经气血多少歌 卷二 周身名位骨度 骨度尺寸 前头面颈诸行列 胸腹诸行列 后头项诸行列 行列 侧头面颈肩诸行列 侧腋胁肋诸行列 手三阴经总名 手三阳经总名 足三阴经总名 足三阳经总名 卷三 肺脏...

http://qihuangzhishu.com/772/index.htm

共找到57,81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