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针灸资生经第一 偃伏头部中行十穴 偃伏第二行左右十四穴 偃伏第三行左右十二穴 侧头部左右二十六穴 正面部中行六穴 面第二行左右十穴 面第三行左右十穴 面第四行左右十穴 侧面部左右十四穴(更二穴) 肩膊部左右二十六穴 背俞部中行十三穴 ...
...(资生)按类经.金鉴.每穴作去脊中二寸.说既见.千金.类经.作项后.入门.作第一节外.下诸穴皆作几节外.王冰注气府论.刺疟篇.以背俞为大杼穴.又注水热穴论.为风门热府.又注刺热论为未详.又注举痛论为心俞.令读者范然刺热论新校正曰.王注水热穴...
...背部中行凡十四穴∶大椎 陶道 身柱 神道 灵台 至阳 筋缩 中枢 脊中 悬枢 命门 阳关 腰俞长强(俱督脉)两旁第二行左右凡十四穴∶大杼 风门 肺俞 厥阴俞 心俞 膈俞 肝俞 胆俞 脾俞 胃俞 三焦俞肾俞 大肠俞 小肠俞 膀胱俞 中膂俞 ...
...千金翼.灸黄法.脊中椎上.七壮.盖同处.督俞 一名高盖(资生)在六椎下.两旁各半寸.通灸.(资生入门)正坐取之.(金鉴)禁针(资生)按资生.背俞第二行.载此穴曰.铜人经.缺此穴.明堂经有之.今根据明堂入在此.恐铜人本不全也.类经.寸半作二寸....
...附分(甲乙)第二椎下附项内廉两旁各三寸(甲乙)陷中.(入门)正坐取之(类经)按气府论云挟脊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各一.次注曰.今中诰孔穴图经.所存者.十三穴.左右共二十六.谓附分.魄户.神堂. .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
...古代治疗癫狂等精神疾患的十三个经验效穴。出《千金要方》。因旧说精神疾患由鬼神作祟所致,治疗穴位均冠“鬼”字为名,又以其数为十三,故称十三鬼穴。历代文献记载略有差异,今多指人中(鬼宫)、少商(鬼信)、隐白(鬼垒)、大陵(鬼心)、申脉(鬼路)...
...经穴分类名。①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一些特定穴位。如肺俞、心俞、肾俞、膀胱俞等。脏腑有病时其相应背俞穴往往出现异常反应,如敏感、压痛等;而刺灸这些穴位,又能治疗其相应脏腑的病变。②专指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等五脏之背俞穴(见《灵枢·...
...气府论曰.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穴.至胝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也.骨度篇曰.膂骨.以下至尾 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节.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凡取背部诸穴除脊骨者.诸说纷纷.按背俞篇曰胸(头注曰.一本...
...按类经曰.此穴诸书皆失之惟气府论.督脉下.王氏注中.有此穴.及考之气穴论.曰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者.其穴即此.按气穴论曰.天突与十椎及上纪.次注曰.按甲乙经.经脉流注孔穴图经.当脊十椎下.并无穴目.恐是七椎.又注气府论曰.中枢在...
...百邪颠狂所为病,针有十三穴须认。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信无不应。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左起女从右。一针人中鬼宫停,四针掌后大陵穴,入寸五分为鬼心。五针申脉名鬼路,火针三下七 ,第六却寻大杼上,入发一寸名鬼枕。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床针要温。...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