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作用为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皮肤色素沉着,也可能影响性腺功能(表现为月经紊乱、闭经,精子活力或数量减低)。 5、其他治疗 (1)抗凝剂的应用:肾病综合征时常呈高凝状态,故近年有人主张应加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剂,如肝素、潘生丁、活血化瘀中药...
...(一)治疗 该病无特殊治疗方法,应用类固醇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毫无疗效,并常表现为激素抵抗。故不能按肾病综合征常规治疗。大多数患儿在起病后1年内死亡,但很少因为肾衰竭,而是多死于严重的感染、营养不良、腹泻、电解质紊乱等。故要积极给予对症支持...
...复查CT,发现有效率100%,经5年长期随访发现该治疗方法有效。我们认为早期诊断肾静脉血栓形成,进行积极的抗凝治疗可以改善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和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维持正常的肾功能。 ③对激素不敏感者,大多有局灶性肾小球硬化。 ④为减少...
...而死亡。病理上早期为系膜硬化、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塌陷,并无细胞增生;后期则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此外偶见由微小病变、局灶节段性硬化病理改变引起者,其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应同年长儿。 2.遗传性肾病综合征与继发性者相鉴别 继发性...
...获得性循坏抗凝物质增多综合征是指血液中循坏抗凝物质增多(包括肝素样抗凝物质过多、抗凝药物过量、狼疮抗凝物质等)引起的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
...(6)激素治疗的疗效观察: 1)近期疗效:患儿对激素是否敏感与其类型有关。据我国临床分型资料,单纯性病例78.9%呈完全效应;而肾炎型者为34.3%。在病理组织类型方面,据国际小儿肾脏病研究组(ISKDC)报告,471例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时激素的用法和用量如下: (1)首始治疗阶段: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与剂量有一定关系。新诊断的病例,首始治疗阶段的剂量要足够大,才能诱导迅速缓解,成人强的松剂量应为每日1mg/kg,在个别病人,有必要时可用至每日1.5mg/...
...急进性肾炎和慢性肾炎型:多采用激素、细胞毒药物、抗凝药物和中药联合治疗。肾功能衰竭可采用透析治疗。对急进性肾炎型可早期采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 小儿紫癜肾病目前无特异性治疗,主要采用对症疗法,注意保护肾功能。 1、轻型:可不予特殊处理,...
...肾炎性占31.6%。 小儿肾病综合征通过肾活组织检查,病变特点及病程进展可呈多种病理变化,但以微小病变型占大多数,占76.4%。此外,则多为系膜增生变。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分类对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可提供一定帮助。例如微小病变者常表现为单纯性,...
...1、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很多,常见者为性肾病、肾淀粉样变,系统性红斑狼疮、新生物、及感染引起的肾病综合征。一般于小儿应着重除外遗传性、感染性疾病及性紫癜等引起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中青年则应着重除外结缔组织病、感染、药物...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