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束-大肠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风寒束 风寒束证是指感受风寒,卫失宣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证候] 咳嗽气喘,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或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分析] 本证是由外感风寒,卫失宣所致。失宣降,肺气上逆则咳嗽;:寒属阴,故痰液...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47.html

痰湿阻-大肠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痰湿阻 痰湿阻证,是指由痰湿阻滞于而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咳嗽痰多,色白而黏,容易咯出,胸部满闷或见气喘,喉中痰鸣,舌淡苔白腻,脉滑。 [分析] 本证多因久咳伤肺,不布津,水湿停聚而成为痰湿;或由脾虚生湿,输布失常,水湿凝聚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69.html

大肠俱实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候名。大肠相表里,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肺气为实邪所闭,失其肃降,影响大肠的传导;或热结大肠,影响肺气肃降,出现表里俱实证。《千金要方》卷十七:“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阳俱实者,手太阴阳明经俱实也。苦头痛,目眩,惊狂,喉...

http://qihuangzhishu.com/168/497.htm

燥邪犯-大肠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燥邪犯 燥邪犯证,是指燥邪侵犯卫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唇舌口鼻咽干燥,或身热恶寒,头痛或胸痛咯血,舌干红苔白或黄,脉浮数或细数。 [分析] 本证多因秋令燥邪犯,耗伤肺津,津亏液少,失滋润,清肃...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61.html

痰热壅-大肠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痰热壅 痰热壅证,是指热邪夹痰内壅于所表现出的实热证候。 [证候] 咳嗽气喘,呼吸急促,甚则鼻翼煽动,咯痰黄稠或痰中带血,或咯脓血痰有腥臭味,发热,胸痛,烦躁不安,口渴,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 本证多因温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68.html

脏腑辨证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常用脏腑辨证分类方法:大肠辨证分风寒束证、风热犯证、痰热壅证、痰湿阻证、肺气虚弱证、肺阴亏虚证、大肠湿热证、大肠虚寒证;脾胃病辨证分脾气虚证、脾血虚证、脾阴虚证、脾阳虚证、寒湿困脾证、热盛动风证、胃虚寒证、胃阴虚证、胃热炽盛证...

http://qihuangzhishu.com/79/74.htm

大肠液亏-大肠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大肠液亏 大肠液亏证,是指大肠津亏液少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证候] 大便干燥难于排出,舌唇干燥,咽干口臭,头晕,舌红少津,脉细。 [分析] 本证多由于热病后,或汗吐下后,肠道无津以润,以致粪便在肠道中涩滞难下;阴伤于内,故口唇及咽部失润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33.html

大肠金气药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肺脏内积有实热,轻则括蒌贝母,重则生枳实最妙。槐实清金气之热,咳血最效。中寒者,辅以冰糖红枣或山药扁豆。黄芩清肺热,极寒中气,初学莫用。知母清肺,只宜少用。竹叶清降胃,功效特殊。舌上白霉之时气痧胀,非竹叶重用不效。...

http://zhongyibaodian.com/yuanyundongdeguzhongyixue/1101-24-4.html

刘瓦利辨辨证相结合治疗皮肤病_【中医宝典】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刘瓦利在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采用辨辨证相结合治疗皮肤病疗效显著。辨证是中医治病的先决条件,而西医诊断又是治疗疾病的前提。对于病人,既要重视辨别是什么病,又要分析其当前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证,善于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46.html

姜春华_二、辨辨证相结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先生在认识疾病上,有完整的思想体系,较早地提出“辨辨证相结合”的理论,认为整体观动态观是辨辨证的源泉。对辨证论治中的学派之争,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处理。脏腑辨证以方统,先生提出“合之则兼美”。既要为寻药,又要重视辨证论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jiangchunhua/539-3-2.html

共找到346,0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