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三经十卷同帙(其中本起经题云出长阿含检寻长含大本无此一经或恐梵文译之未尽既云出彼且编于末大周录云与过去现在因果修行本起瑞应本起经等同本异译者误也又此中本起经群录咸云后汉代译其经本中有翻梵语处乃曰晋言未详何以) 从佛般泥洹下一十三经并出长...
...三纸新编上) 飞鸟喻经下二十六部二十六卷并出增一阿含经(准隋开皇仁寿二众经录中更有三经谓四人出现世间经婆罗门避死经四泥犁经亦云出增一阿含今捡是异译本非别生者已编入正录讫故此除之其增一阿含行七行现报二经旧云出增一中言是异译编入见录今捡是别生经...
...编号 112〔胃脘痈〕 ----271页4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六 胃脘痛(附胃脘痈)〕 名词解释 由热毒攻聚胃口而发. 灵枢经曰. 中脘穴属胃.隐隐痛者. 胃脘痈也. 圣济总录曰. 胃脘痈. 不比肺痈之可认.苟不呕脓血. 未免他误...
...编号118〔肠风〕----308页2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七便血(附肠风脏 毒)〕 名词解释 血清色鲜. 远射四散如筛. 风性 疏也. 经言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 (加减 四物汤加秦艽. 虚者人参胃风汤)肠风挟湿. 下如豆汁. 或...
...梁恭辰编。 第三部分,包括梁章钜《归田琐记》第六卷中收入的《楹联剩话》,《浪迹丛谈》第七卷中收入的《巧对补录》。 第四部分,包括梁章钜《浪迹丛书》并其“续谈”“三谈”中的散见联话材料。 【 梁章钜 】 ( 1775-1849)——清文学家。...
...编号129〔经早〕----333页1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八经闭〕 名词解释 先期至者主血热. (加味四物汤. 添鲜藕、红枣)立斋分肝经血燥者. (加味逍 遥散)脾经郁滞者. (归脾汤)肝经怒火者. (加 味小柴胡汤)血分有热者. ...
...编号74〔怔忡症〕----154页24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四怔忡惊恐(附 卑惵)〕 名词解释 由心包血虚. 相火下迫. 震动君 主神明. 或思虑劳神.或郁怒动火. 致头晕汗 出. 不寐便浊等因. 宜养心血调心气.降火安 神为主. ...
...宝唱撰。 别说罪要行法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受用三水要法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护命放生轨仪一卷大唐三藏义净撰。 右释迦谱下合四十部三百六十八卷并是此方所撰传记然于大法裨助光扬故补先阙编之见录。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七(别录之七)...
...编号123〔肛头痒痛〕----321页25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七脱肛(附肛头痒 痛)〕 名词解释 风湿火兼病也. 大肠受湿. 流注 肛头. 则作痒.(秦艽羌活汤)得风与湿热. 则 生虫而痒. (神应黑玉丹. 萹蓄汤.外以苦楝 根...
...编号122〔胞痹〕----317页7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七闭癃遗溺(附胞 痹)〕 名词解释 胞居膀胱之中. 受气化以藏溺 出溺者也. (经曰.胞移热于膀胱. 盖膀胱内 别有胞. 得气化而为溺以出也)若气痹不通. 必由膏梁积热于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