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_道家_【文学360】

...老子从探讨和思索宇宙的本原、支配万物的永恒法则入手,进而说明人类社会的治理老子的“”首先是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最高实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42章;以下引自该书,仅注章次...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5.html

老子思想“可”的怀疑主义认识论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的认识论总体上属于怀疑主义的不可知论。《老子》开篇讲到:“也,非恒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意思是说,作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他对“”进行描绘:空虚无形而又用不尽,隐没不显而又实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9.html

道家哲学思想“无为”_道家_【文学360】

...道家哲学思想“无为” 无为相对有为而言。老子最先提出“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的命题,以说明自然人为的关系。他认为作为宇宙本体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万物,就其自然而然来说,天道自然无为;就其生成天地万物来说,天道又无不为。无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46.html

老子思想用人之道_道家_【文学360】

...人才的目的在于用好人才,如何恰当地发挥人才的潜能,老子思想也给我们以很好的启迪。 1、领导者应善于放权于人。 《老子》第十七章中有这样的话:“太上,不知有”。意思是说,最好的领导者,因为善于调动属下的积极性,常常使人感不到他的存在。美国...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3.html

道家思想_道家_【文学360】

...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秦时期并没有道家这一名称。用“”一词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由汉初开始的。这时,道家也被称为德家。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写过名为《论六家要旨》一文,把秦学派概括为道德、儒、墨、名、法阴阳六家,并阐述了六...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53.html

老子思想“视若刍狗”的一视同仁主张_道家_【文学360】

...,做到一视同仁。老子为平等待人作了本体上的论证:“天道无亲,恒善人。”老子以天道为依据,对当时严重的贫富贵贱等级分化进行了严厉抨击:“天,犹张弓者也,高者印(抑),下者举,有余者损,不足者补。故天,损有余而益不足。人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7.html

道家思想的发展_道家_【文学360】

...,并阐述了六家要旨和得失。他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其为术也,因阴阳大顺,采儒墨善,撮名法要,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采,事少而功多。”汉初道家思想普遍流行,加之司马谈也是道家思想信徒,...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29.html

《论语》对于治国安邦的研究_儒家_【文学360】

...君主治国除了行为端庄之外,还应重视才智礼仪仁德的关系,这些都是治国不可偏废的条件。孔子曰:“知及,仁不能守,虽得,必失。知及,仁能守,不庄以涖,则民不敬。知及,仁能守,庄以涖,动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即靠聪明取得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22.html

对道家思想的理解(非常,名可名非常名)_道家_【文学360】

...非常,名可名非常名。这两句话是老子最高深的思想,但其实也是最浅显的道理。其实两句话是一个意思。实际拆分,应该是:,可,非常。也可以拆成:可,非,常道。意思很简单,但也非常多,就像怪石大山一样,不同的人看到的也不一样。没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39.html

老子思想茶人修养_道家_【文学360】

...给予得愈多,自己就愈富有。据此,可反衬出两种人不符“水性”:一种锋芒毕露,唯我独尊,自以为是;另一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机关算尽。其结果,这两种人早晚会失信于群体,不能为他人“心服”。 第三,修德行善。老子认为“,华”为“愚始”,即...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3.html

共找到521,99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