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产生_道家_【文学360】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箍宗教。创立于东汉顺帝时期。 在文化传统上,道教承传了华夏古代传统礼乐文明;在理论上,道教直接吸收并发展了春秋 战国时期老子,庄子道家思想;在实践上,道教继承了先秦朝时期士,神仙修炼经验和成果。 道教文化源远流长...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55.html

道教议论散文文学_道家_【文学360】

...教义,弘扬道法。为了使信徒们便于理解,早期道教议论散文大多采取语录体形式。 作者既摘录前贤语录,又收集流行于民众中的口头语言,然后加以整理成书。后来,随着逻辑思维发展,对话成分逐渐减少,最后形成了一种以阐明道义畅玄体散文,这在魏晋时期已...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09.html

道教音乐发展 _道家_【文学360】

...影响,现在尚无确切统计。 早期道教音乐所用乐器,以钟、磐等打击乐器为主。唐代起,增加吹管乐器,嗣后,逐步加入弹拨、弓弦乐器。明朝《茅山志》记载国醮演奏乐器道士竟达30名。近代虽然吹管、弹拨、弓弦、打击等乐器并用,但演奏中仍以吹管、...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24.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恢复发展,促进了科学文化发展。 在意识形态方面,随佛教兴起和道教流行,两汉时期独尊儒学局面被打破了,开始出现儒佛道并立格局,并有玄学流行。 佛教自西汉末由印度传入我国,到东汉时已有人翻译佛经,但信佛者不多,魏晋时期印度和西域僧人陆续来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85.html

道教发展历史_道家_【文学360】

...“礼崩乐坏”,逐渐由上层走向民间,被后来民间方士和巫觋所继承,道教成立后,演变为道教斋醮科仪。 所以说,夏商周三代礼乐文明有相当一部分被道教保存下来。道教实际上是礼乐文明继承者。神仙信仰亦可上溯到我国远古原始社会时期。其证据之一...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57.html

道教音乐_道家_【文学360】

...全真教道乐有“十方韵”与“地方韵”之别,“十方韵”是指全国道教全真派宫观都通用道教音韵,又称“全真正韵”;“地方韵”指在某一地区流行和使用道教音韵。 在道教斋醮和其他活动时配合使用音乐。早期道教科仪中的道教音乐资料现存较少,北魏明元帝...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23.html

道教思想影响_道家_【文学360】

...道家哲学还深深地影响到中国道教与佛教两大宗教思想发展。 道教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奉《道德经》为道教基本经典,奉《庄子》为《南华真经》,并且用老庄哲学来论证道教神仙学,建立了道教宗教哲学体系。 汉代与魏晋时期佛教,也往往援用道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37.html

秦汉时期医学_【中医宝典】

...关系。 约在西汉时,佛教已流行于西部各地,随着西部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佛教遂传入内地。另一方面,东汉时期在中国产生道教,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一些修行方法,奉黄帝和老子为教主。尊《道德经》为经典。道教修练方术有守一、行气、服食、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73.html

道教崇奉神灵有哪些?_道家_【文学360】

...中金(主生)、土(主成)、水(主化)三气,或以为即尧、舜、禹,等等。“三官”在早期道教中就已占有很重要地位,如汉末天师道为病人祈祷时需举行“三官手书”仪式,即将病人姓名和服罪之意写于纸上分别送呈天、地、水三官。南北朝时期,“三官”又与“三元...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04.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公元220-581年)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发展,促进了科学文化发展。在意识形态方面,随佛教兴起和道教流行,两汉时期独尊儒学局面被打破了,开始出现儒佛道并立格局,并有玄学流行。佛教自西汉末由印度传入我国,到东汉时已有人翻译佛经,但信佛者不多,魏晋时期印度和西域僧人陆续来到中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0.html

共找到848,12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