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湿热下注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生地12克丹皮10克赤芍9克生山栀10克锐蓄12克金银花9克石躺10克瞿麦12克木通6克生甘草5克加减:热毒盛者,加蒲公英15克、败酱草15克; 带多色黄者,加椿根皮12克、黄柏9克、...
...1、小儿易于发生尿感的原因 (1)生理特点:因婴儿使用尿布,尿道口常受粪便污染,加上局部防卫能力差,易引起上行感染,女孩尿道短更是如此。小婴儿机体抗菌能力差,易患菌血症可导致下行感染。 (2)先天畸形及尿路梗阻:前者较成人多见如肾盂输尿管...
...肾阴虚 经行吐衄,量少,色红。经行量少,常感头晕耳鸣,手足心热,颧红潮热,干咳咽燥。 舌红或绛,苔花剥或无苔,脉细数。 【分型治疗】 1.肝经郁火治法:清肝泻火,调经止衄。 方药:清肝引经汤加减。 地黄九,亦可预防吐衄。 3.有子宫内膜异位症...
...热者)。 ②养血润肤饮(《外科证治》):生地、熟地各15克,当归、黄芪各12克,天冬、麦冬、桃仁、粉各10克,红花、黄芩、升麻各6克(适用于血虚化燥者)。 (2)风热侵袭:经行身发红色风疹团块,瘙痒不堪忍受,感风遇热,其痒尤甚。口干喜饮,尿...
...病证名。经行先期证型之一。亦名血热经早。包括虚热、实热两种。实热者多因素体阳盛,或过食辛热助阳药物、食物,或感受热邪,或肝郁化火,热扰冲任,迫血妄行,症见经期提前量多,经色鲜红或紫红,质稠,心烦口渴,喜凉饮,尿黄便秘等,治宜清热凉血,安冲...
...12。经行发热时潮热,经前血热经后虚,发热无时察客热,潮热午后审阴虚。【注】经行发热,时热潮热之病。若在经前则为血热之热。经后则为血虚之热。发热时热,多是外感,须察客邪之热。午后潮热,多属里热,当审阴虚之热也。...
...1、肾积脓 肾积脓又称脓肾(pyonephrosis),是指化脓性感染引起肾实质广泛的破坏形成脓腔。它多并发于感染性肾积水、肾结石及肾盂肾炎,尤以伴有尿路梗阻性病变时更易发生。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脓尿及全身消耗症状,如易疲乏、无力、体重减轻...
...因素者可转为慢性。 2、慢性尿路感染 指病程6个月以上,病情迁延者。症状轻重不等,可从无明显症状直至肾功能衰竭(首先出现浓缩功能受损)。反复发作可表现为间歇性发热、腰酸、乏力、消瘦、进行性贫血等。局部下尿路刺激症状可无或间歇出现。脓尿及细胞...
...1.经行发热中药治疗预后较好,如伴慢性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者,经后需继续治疗,方能彻底治愈。 2.经行发热由气虚或阴虚引起的,总由患者体质虚弱,经行脏腑气血或阴虚生内热所致,故经后应继续调养,并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促进机体对经行期...
...12。经行发热时潮热,经前血热经后虚,发热无时察客热,潮热午后审阴虚。【注】经行发热,时热潮热之病。若在经前则为血热之热。经后则为血虚之热。发热时热,多是外感,须察客邪之热。午后潮热,多属里热,当审阴虚之热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