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经脉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系体内各部分的主要干线。 【经脉】 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系体内各部分的主要干线,又可分为“正经”与“奇经”两大类,二者共同组成经脉系统。...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264.html

经脉诸脏病因_《景岳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女人以血为主,血王则经调,而子嗣、身体之盛衰,无不肇端于此。故治妇人之病,当以经血为先。而血之所主,在古方书皆言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故凡伤心、伤脾、伤肝者,均能为经脉之病。又曰∶肾为阴中之阴,肾主闭藏;肝为阴中之阳,肝主疏泄。二藏俱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yuequanshu/124-45-2.html

经脉_【中医宝典】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47.html

经脉诸脏病因_《妇人规》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女人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而子嗣。身体之盛衰,无不肇端于此。故治妇人之病,当以经血为先。而血之所主,在古方书皆言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故凡伤心、伤脾、伤肝者,均能为经脉之病。又曰∶肾为阴中之阴,肾主闭藏;肝为阴中之阳,肝主疏泄。二脏俱有相...

http://zhongyibaodian.com/furengui/717-5-2.html

从马王堆医帛书到《灵枢·经脉》看经络学说起源和发展_【中医宝典】

...关键词:马王堆医帛书 《灵枢·经脉》 经络 起源 笔者在研读马王堆医帛书的过程中,注意到其与《灵枢·经脉》篇存在着一定的传承发展的关系,在其中隐约可看到经络学说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马王堆医帛书包括《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77.html

经脉诸脏病因_《景岳全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女人以血为主,血王则经调,而子嗣、身体之盛衰,无不肇端于此。故治妇人之病,当以经血为先。而血之所主,在古方书皆言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故凡伤心、伤脾、伤肝者,均能为经脉之病。又曰∶肾为阴中之阴,肾主闭藏;肝为阴中之阳,肝主疏泄。二藏俱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24/256.htm

经脉循行线的理化特性的探讨_经络腧穴_【中医宝典】

...但只有以客观的方法将这些特殊的轨迹(或路线)检测出来,才有可能对它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经脉循行线的理化特性,就是指在循行线上发现的与周围非经线处所不同的生物物理学特性,是检测经络现象存在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不少工作者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03.html

经脉皮部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而生大病。黄帝曰:善”,见《素问》卷十五第五十六《皮部论篇》。自“夫经络之见也”至末,见《素问》卷十五第五十七《经络论》。又自篇首至末,见《甲乙经》卷二第一下篇。黄帝问岐伯曰:余闻皮有分部,前十五大络,循其行处以求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10-5.html

十四经脉长短尺寸_《针灸大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手之六阳经脉,从手至头,长五尺,共计五六合三丈。手之六阴经脉,从胸走手,长三尺五寸,共计三六一丈八尺,五六合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经脉,从头走至足,长八尺,共计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经脉,从足走入腹中,长六尺五寸,共计六六三十六,五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dacheng/1043-9-2.html

经脉_《丹医秘授古脉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易曰:一阴夹于二阳间,故曰离。以象心之用。一、所候:手厥阴心包络经。二、部位:甲、鬼哭穴(在中指尖下)乙、蟹眼穴(中指本节与第二节交界横纹处)丙、外劳宫(手背中指本节内侧歧缝间,脉管呈人字纹处;一与内劳宫相对,脉诊当依前)丁、天河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yimishougumaifa/1248-5-4.html

共找到106,3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